1959年出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西北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198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从事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1987年10月至1988年12月,在牛津大学进修;1990年9月—1992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在北大工作,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和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20世纪80曾在国家体改委工作,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师从诺贝尔奖得主James Mirrlees教授和产业组织理论专家Donald Hay,主攻产业组织和企业理论。
学习简历
1982.西北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4.西北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0.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1988.牛津大学进修 1992.牛津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4.牛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84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从事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 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师从著名经济学家、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Mirrlees 和产业组织经济学家Donald Hay,主攻产业组织和企业理论以及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1994年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 1984-1990在体改委工作期间,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数十篇有广泛影响的论文,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 1994年8月-1997年8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教授 1997年9月-2010年12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 199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9年开始任学院副院长。 2005年任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6年9月8日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2010年卸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讲学经历
1996.4-6, 1997.2-7,1998.6-9,香港城市大学讲学 1997.12, 日本东京大学讲学一周 1998.2,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两周 1998.12, 韩国国立汉城大学讲学
研究内容
他以一个独立学者的立场,积极参与到中国改革实践的洪流中。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他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企业改革的理论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引文索引》统计,他的论文被引用率连续多年名列第一。2000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他发表的有关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观点经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2002年,他关于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如何做大、如何重建社会信任和企业信誉的阐述,引起人们对这三大问题的空前关注和讨论,当选为“CCTV200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6年3月他发表了《理性思考中国改革》的长文,将有关改革的争论推向了一个高潮。2010年07月出版了《市场的逻辑》一书。
社会兼职
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
国务院国家审批制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电信法》起草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科学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工商管理组副组长
《经济研究》、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Restructuring Finance和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编委
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2003-2005)和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顾问委员会委员。
曾任国际中国管理学会(IACMR)副会长、中国经济学(CEA)(英国)副主席。
个人荣誉
1990-1993,世界银行奖学金(三年)
1992-1994,牛津大学Nuffield学院奖学金(二年)
1992-1994,伦敦经济学院Lionel Robbins 纪念奖学金(面向全英大学的最高奖学金,每次仅授一名;二年)
1992,牛津大学研究生最佳论文奖(the George Webb Medley Prize forthe best thesis)
1997年,《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获得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特等奖(仅一名) 1998年,《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获得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主要著作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1995)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1999)
《产权、政府与信誉》(2001)
《信息、信任与法律》(2003)
《大学的逻辑》(2004)
《论企业家》(2004再版)
《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2005)
《竞争力与企业成长》(2006)
《价格、市场与企业家》(2006)
《市场的逻辑》(2010)
另有数十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