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向阳,。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5月调任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任研究处处长;1998年10月起任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2001年10月被北京市决策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研究员。2006年3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二部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特约研究员,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法治政府与地方制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杭州市委、市政府聘请的杭州市党风廉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研究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主要成果:出版著作数十部,发表文章400余篇。主持和参与的省部级课题30余个。
个人专著:15部(约400万字),包括《未来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新政府论》(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趋同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大国诸侯——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之结》(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2008年修订版)、《红墙决策: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深层起因》(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谁能当中国的企业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百年博弈:100年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解读中国》(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政府理论第一篇:解读洛克的〈政府论〉下篇》(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三个和尚如何有水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发展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国家经济故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西方20世纪民主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等。
主编参编:20余部(约700万字),包括《国内外民主理论要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初级阶段;商品经济;民主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社会主义民主:跨世纪的沉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再造中国:中国百年大走势》(大众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南北春秋:中国会不会走向分裂》(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东西论衡:天平上的中国》(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首都中国》(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版)、《文明的企盼:影响人类发展的十大文明理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撬动地球的手——影响近代人类社会的十大人文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世纪之梦—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百年追求》(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决策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3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等。
论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文章400余篇。主持和参与的省部级课题30余个,包括:“广东贯彻科学发展观经验研究”(负责总报告起草,2006年底完成,2009年出版),中宣部交办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07年9月完成),中组部交办的“国家吏治研究”(2009年9月完成)和“国家软实力”研究(2011年3月完成),中纪委驻社科院纪检组交办的“一把手监督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07年底完成),中纪委驻社科院纪检组交办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研究”(2008年底完成)等;还参与中宣部理论局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六个为什么》、《理论热点面对面》、《论群众工作》等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