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要有新认识

 时间:2011-12-16 15:06:00 |  | 字体:【 】| 阅读: 170

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中国社科院农发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等最近共同举办了“中外农业现代化比较国际研讨会”。来自美、日、韩及有关国际组 织和我国的数10位专家学者就我国东部地区如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作了深入研讨。

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要有新观念

与会者提出, 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要有新的观念。第一,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产业的多层面演进过程。这个过程的内容应包括多个方面,要用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技 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创造很高的综合生产率,同时关注生态保护,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第 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不能局限在只是运用现代工业物质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而应同步伴随以下目标的实现:①提高农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缩小城乡差别;②农 村人口城镇化;③可持续发展和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5确保粮食安全。第三,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很多,其中剩余劳动力多、农民就业不充分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农业人口城镇化是必要的。第四,树立可持续发 展观念,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第五,重视农业标准化。要加强对于国际标准的研究,考虑如何与国际标准接轨。第六,确立新的粮食安全观。粮食安全在保 障人民免于饥饿的基础上,还要包含食品健康(如绿色食品、营养等)、生物多样性、维护民族文化等新的观念。第七,把教育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实施农业现代化应注意的问题

与会专家们认为,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一个地区是否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应该按照统一的 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评价标准不统一,使有的地区会降低本地区的标准,宣布本地区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为了在国际上有可比性,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应以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计算,即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6100美元的发展水平为准。中外农业现代化进行比较时,应选择中等发达国家进行比较。

其次,我国各 地区自然条件有差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因此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很长的非均衡发展过程,必须分地区、分阶段实施,差别前进,多种模式,分类指导。

再次,农业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农村的一场产业革命,因此必须实行农村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拓展农民转移就业机会。 政府应采取政策措施从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支持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推广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科教兴农”要兴科技,为农民提供新技 术、新品种、新方法等低成本服务。最后,技术革新要与现代管理结合起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考虑实行“创造农产品附加值”经营战略和产、加、销一体化 组织路线,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组织结构,在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要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 大市场,打破部门垄断的地区封锁,保证全国货畅其流,各类主体公平竞争,有序交易。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