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中国产业升级在加速

 时间:2011-12-28 08:54:00 |  金碚 | 字体:【 】| 阅读: 176

“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工业发展进入到了更强劲、更具进取性,同时也是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阶段。”

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中国工业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新特点?中国如何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日前,就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工业发展路径等热点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

金融危机的根源在实体经济

《中国经营报》:如何认识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金碚: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是“百年一遇”,就是因为其根源在于实体经济之中,而不仅仅是金融体制上的缺陷和金融从业者的贪婪无知。

当时世界产业发展的三大机制出现了明显障碍:第一,创新机制出现创新不足与创新过度并存现象。第二,由于体制缺乏弹性,企业特别是巨型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衰减,赢利能力高度依赖于金融虚拟经济及其支撑的“资本运作”,而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整个经济机体就可能发生严重的系统性风险。第三,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市场渗透能力都呈现缺乏适应性和扩张力的疲态,难以应对市场需求结构和社会、居民财富结构巨大变化的现实,表现为销售乏力,因而不得不越来越依赖于信贷扩张。

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经营报》:金融危机后,中国工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未来中国工业的路径,你有什么预测和建议?

金碚:危机爆发后,各国在采取超强度的刺激政策和救市措施以遏制经济大幅下滑势头,努力寻找新的产业核心技术路线、创新突破方向和新的产业增长空间,希望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引擎,并使本国产业能够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化条件下保持相对竞争优势。

受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中国也将实行重大的发展战略调整,中国工业发展将呈现显著的新态势,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具体来说,一是工业化推进中实现“清洁技术”和“节能减排”。中国工业化的路程还远未走完,中国现阶段一切重大问题,包括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依赖于更发达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更先进的工业技术水平。因此,资源密集型产业仍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而在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显著的条件下,中国工业包括资源密集型产业将以显著快于世界平均的速度向更有效利用资源和更清洁生产的方向升级。同时,能源替代也将以显著高于世界平均的速度发展。

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仍然是比较优势的现实依托。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不断升级将成为中国产业新的比较优势。

以个人计算机产业为例,可以明显反映中国如何依靠劳动资源的比较优势逐步实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从低端产业链向高端产业链的逐步推进。美国科学院科学技术与经济政策委员会发布的2008年《全球产业创新》报告中的研究结论是:从1990年以来,全球产业分工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世纪以来,中国从生产和维护工程环节大规模进入该产业。现在,该产业创新活动的全球分工有如下特点:元器件层面的研发在美国和日本进行;新平台,尤其是笔记本电脑的应用研发在中国台湾进行;成熟产品,主要是台式计算机的产品开发以及大部分生产和维护工程在中国进行。将来,中国的个人计算机产业也必然会逐步向产业链的高端,包括应用研发和产品规划及概念设计升级。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这一产业升级的趋势正在加强。

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经营报》:2010年9月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你如何理解战略新兴产业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和影响?

金碚:第一,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化的继续快速推进,产业发展的创新突破,将使中国不仅只是制造大国,而且成为消费大国;不仅只是世界工厂,而且成为巨大的新兴市场。

第二,资源环境约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极为突出的问题。所以,实现节能环保,开发新能源、新材料,已成为中国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内容。

第三,在新的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中国产业发展最根本的战略路径。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必须从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的资源投入,低标准的环境保护和低水平的劳动报酬社会保证等为特征的竞争力源泉,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制度优势为特征的新的国际竞争力源泉。

第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适当地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政府当然应发挥规划、引导和扶持的重要作用,但也不可忽视市场公平竞争而过度行政干预。总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促进中国形成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走更加开放的道路,中国的自主发展和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公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高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国际转移往往会有许多障碍,尤其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向中国进行技术转移设置了许多人为限制。这使得中国必须有主要依靠自主技术创新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略准备。不过,经济全球化有其自己的逻辑和规律,不合理的人为障碍和歧视,例如,西方发达国家限制向中国转移技术,总是让双方受损。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

“为什么到现在为止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是因为到现在为止美国实体产业发展仍然前途不明,金融投资的信心基础仍然不够坚实。所以,美国还在继续投入超量宽松货币来刺激经济,这必然使得通货膨胀成为危及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健康的隐患。”

“我们的财富究竟从哪来的?有一句老话叫做资本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极大的依赖土地资源,依托于土地和资源的开发投入。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从一个贫穷的代名词,突然进入到财富的时代。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快的变化呢?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土地和各种资源的开发。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主要收入来源;国有企业自然脱贫,靠的是土地;居民财富增加,是因为房地产改革之后12年出现了几十万亿居民家庭财产,而房产的来源还是土地。”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