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文化产业发展要有的放矢

 时间:2011-12-27 16:35:00 |  张晓明 | 字体:【 】| 阅读: 148

虽然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发展势头也很强劲,但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大环境下仍然处于落后水平。那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遇到哪些问题,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呢?为此,《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

《中国产经新闻》: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

张晓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要素包括文化原创力要素与制度要素。从产业链环节的角度考虑,文化原创力发展不足,文化产业内容层面的缺失导致我国文化产业不能大踏步地向高端产业转型,造成了当前文化竞争力不强的局面。解决原创力的发展问题成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另一个根本要素就是制度要素,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进行合理监管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式,目前一直在延用传统的意识形态监管模式,而没有找到一种新的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监管模式,既达到必要的监督作用,又可以使文化产业突出优势功能进行发展。

《中国产经新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对文化产品的保护,提高版权保护力度,为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张晓明:从宏观角度上讲,当前文化产品的保护已经从传统的媒体市场转入到新媒体市场上,数字产权保护成为其主要方面,这个问题不仅在国内存在,也同样是世界性难题。而就我国国内的情况来看,我们的知识产权制度本身并不成熟,大部分文化产品的版权拥有机构并不是市场化主体,并没有完成商业化转型。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事转企”任务仍然很重,而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文化产品保护,首先就要明确和规范文化市场的市场主体,明确产权。运用商业化的模式对其进行运作,才能进行权利保护,使文化产权保护可以在法律的层面上做出明确的规定,完善法律基准,以至于可以让法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保护伞。

《中国产经新闻》:目前,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有哪些?不少民营资本和风投公司也对文化产业比较关注,这部分资金的进入,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哪些作用?

张晓明: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呈现出多样性,主要为银行贷款,产业基金投入,政府财政专项划拨,以及私募基金注入。资金的有效支持与否一直都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对于更多新的资金进入文化产业,一方面使得那些发展潜力大,文化创造力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大型文化企业进一步扩张,使其做大做强,利用资金作为杠杆来撬动自己企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会促进中小文化企业来开发创作自己的符合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弥补发展中的资金缺口,培养其健康发展,最终达到充实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效果。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