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党内民主发展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影响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生活、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党内民主的发展首先是以党内成员对党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理论、价值取向为前提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特殊光荣历史和传统的无产阶级政党,其内在的历史积淀和极具特色的话语符号系统都是党赖以生存的重要根基。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对党的传统优势和工作方法构成冲击,更是从学习、生活、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对广大党员干部产生影响,在信息、价值、观点、情感等要素的流动性快速增强的情况下,党的传统和价值追求的稳固性必然要受到削弱,这就使党内民主发展的方向、主体规定、价值规范遭遇挑战。
2.信息传播与安全问题。党内民主的实质严格说来是针对党内权力的一种制度设计和规范,而制度的生产和供给需要相应的时间成本和社会成本。新媒体因其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特征,可能使得党内民主的发展重结果而轻过程,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任何民主设计都需要时间与社会成本,民主的这种历时性必然会与民主诉求共时性传播之间产生矛盾,个别相关方就可能因不满而通过新媒体放大自己的意见与感受,党内民主发展的技术化空间就有可能受到挤压,党务公开的范围和程度、党内民主过程的控制、党内信息流动的方向与安全都可能遭遇挑战。
3.模糊党内党外界限。新媒体因其数字化和虚拟化的本性对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秩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解构,传统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功能性划界可能面临失效,包括对传统政治叙事中的党与社会、党与国家、党与非党的界限都会产生某种消解。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界限也日渐变得模糊。党内民主推举的干部、出台的政策、创新的理论以及原有的党的组织架构的表述功能等“有形”部分都可能遭遇新媒体领域“无形”的匿名政治的干预。
4.危机管理和舆论引导。任何政党政治都可能遭遇某种政治危机,传统的政治危机往往可以通过政治家团队的努力和政治技术、政治杠杆的调节得到管理和应对。新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党政治发挥作用的时空和方式。例如2010年底在北非、中东蔓延的所谓“茉莉花”革命之所以也被西方媒体称为“推特”革命,是因为在这场所谓的民主化革命中以Twitter、Facebook、google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着实起了点火和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应对党内民主发展与危机管理和舆论引导,依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有效利用新媒体推动党内民主发展
1.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手段,推动党内公开与透明,增强党内沟通与协调。新媒体作为一种便捷快速的人际沟通工具,无疑极大地提升了人际沟通的频率和范围。党内民主就其根本属性而言,不外乎党内成员关系的一种合理架构与规范,党的理论、原则、组织、制度、纪律等方面就是党内关系建设的具体实施。党内关系之所以需要理顺和优化,主要还是着眼于提升党的工作效能,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新媒体的主要优势就在于信息的快速呈现和流动结构的优化,如果在党内能自上而下地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这些优势,就可以实现党内要素合理流动、配置高效与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增强党内的透明性,优化和提升党内的沟通和协调。
2.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手段,激活和增强党员主体地位。提高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是激活党内民主力量的关键所在。从党章和党内制度的设计来看,党员主体地位是得到明确规定的,问题关键在于党章以及其他党内法规体系的贯彻与落实。党的各级组织及领导干部习惯于从各自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出发,置党的整体利益于不顾,一旦“地方主义”代替了“整体主义”,作为党的基石的党员个人也就为这种“地方主义”所代替,即使对党内事务有看法,也没法通过制度途径得到正常表达。新媒体恰好在这一点上以其数字化的平等性克服了党内组织体系的反作用,有利于党员发出自己的声音、意见和建议,使党员的基本权利自下而上有了实现途径和手段,党员发挥作用就意味着党内民主有了基本动力。
3.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手段,扩大党员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如果能有效激活8000多万党员的政治潜能和精神智力支持,那么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就将会得到很大提高。正像人权是每个人都会要求的一样,作为党员自然有着行使自身权利的愿望,之所以很多时候参与程度不高,监督作用发挥不够,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党员群众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要想克服党内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就要激活多数党员的积极性,新媒体技术就可以作为调动党员积极性的手段,有效保证扩大党员知情范围和知情内容,疏通党员参与渠道和参与机会,提升党员监督热情和监督效果,最终确保党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4.加强对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的管理与使用,实现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客观的技术形态,无疑会对党的建设带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我们务必管理和使用好新媒体的积极作用。第一,转变观念和理念,增强党对新媒体发展的技术特性和积极作用的自觉认识。第二,加快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体制改革,逐步增强媒体的独立性和政治参与能力,培育媒体对党内民主发展的建设性作用。第三,自觉加快党的政治开放过程,培育和构建党内民主与新媒体发展的良性互动。第四,杜绝和防范新媒体向政治领域的过度渗透和新媒体政治的“异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