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我们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老古董

 时间:2011-12-28 16:21:00 |  刘国昌 | 字体:【 】| 阅读: 142

到浙江临海市采风,发现那里的老古董保护得甚好。具体说来,就是那老城、老街的风貌仍在。漫步其中仿佛走进时空的隧道,领略了一番历史的风采。

临海在历史上一直是台州的府、州治所,虽经多年风雨,但当年老城、老街风貌至今仍在。街虽不长,却布满了四通八达的小巷,沿街都是两层小楼,一楼的木门板或开或关,二楼镶着镂空的花格子木窗,可以看出明清建筑的影子。行走于邻里坊间,灰铜色调的锁匠铺,水门汀里悠闲摇着蒲扇的老人,聚在桌前打牌的男人女人……一派悠闲的景象。一路走来,经过太平天国台门、千佛井、砖雕石窗、举人五凤台,不知不觉走到尽头,便是巾山。山上有千佛塔、东大塔和南山殿塔,绿树成荫,香风缭绕。

当地朋友介绍说,保护这老城老街,我们是下了很大决心和功夫的。我们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建设新城市,老城不能丢。只有老城在,才能体现出临海的价值。

这番话说得好,好就好在充分认识到了我们历史留下老古董的价值和作用。类似这样的话,也许不少地方官员都会讲,但在实际行动上却不是那么回事儿。君不见在一些地方的老古董都拆得差不多了,想寻找一点历史的记忆确乎很难。对这种现象,不能一味责怪这些官员,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国家在领导层面从1949年后就走偏了路。说起这件事儿,人们唏嘘不已:那时解放北京城时首先考虑的是要保护好古城,不让它毁于战火;而当解放以后,我们自己却把它拆了不少,体现老北京风貌的四牌楼拆了,城墙拆了,老古董是越来越少。好在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人们认识到了老古董的价值,保护意识逐步增强了,尽管恢复起来很难,但总算有了一个正确的思路,这是值得庆幸的。

人们从欧洲归来大都对那里古建筑的保护赞叹不已,其实,如果我们要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就一直认真地保护古建筑,现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要比国外的多得多,且价值颇高。因为中国历史的久远、老古董品种之多样,在那儿摆着呢!我们眼下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抓紧时间尽量、竭力保护好祖上留下来的老古董,让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光芒。

广东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清醒,行动上也比较自觉,从省委领导到市县官员都认识到,老城、老街、老屋是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符号,有着丰富的文化沉淀,不能因城市扩张,一味推倒重建,新的城市规划,也不应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在这个认识指导下,他们在南海区探索“以文化城”新路径,在一些村庄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古村风貌,可喜可赞!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保护我们老古董这个问题,当有这样一个态度。不能因过去已拆了不少,我们现在还继续拆;更不能因已造成如此局面就怨天尤人、无所作为。历史是由人来写的,败笔已成过去,精彩之笔还在后面,我们应有这样一种的气度和胸怀!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