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祚,博士。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在吉林大学获科学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被中国科学院评为研究员。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工作。曾任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导师。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文化视点》、《焦点访谈》、《对话》、《新闻会客厅》、《央视论坛》等栏目接受过专题访谈,担任18集大型理论文献电视片《航标》的总撰稿,多次应邀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及解放军各总部和有关省市作理论报告。
研究领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民经济安全与发展;国民经济与制度创新;科学哲学;生态经济等。
主要成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杂志、《解放军报》等报刊上发表过不少有影响的文章。出版了《分界论》、《科学独立史论》、《人才管理权变系统论》等学术专著,主编了26卷本大型历史人物丛书《中华骄子》。
代表著作: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年蓝皮书)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1年1月
《沧桑足音-----张国祚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年5月
《航标》 学习出版社 2005年
《中华骄子》 龙门书局 1995年
《科学独立史论》 山东科技出版社 1993年
《用人之道新探——人才管理权变系统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9年
《分界论——关于评价思维的轨迹探踪》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代表论文:
1、 软实力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年3月9日
2、关于话语权的几个问题 求是 2009第9期;
3、论城市的精气神 中国国情国力 2009年第1期;
4、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几个问题 求是 2006-05;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若干认识问题 求是 2007-01;
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着力处理好十二种关系 理论前沿 2005-06;
7、论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 求是 2007-07;
8、文学应该直面现实 人民日报 2008/01/31;
9、《恰同学少年》的启示 光明日报 2007/07/20;
10、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回答的几个问题 理论前沿 2003年第12期;
11、 文化与国力 珞珈讲坛 第二期;
12、 从科学与哲学的分界看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 光明日报 1987年6月12日;
13、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真理性 光明日报 1998年11月6日;
14、论哲学在认识论上对科学的指导作用 哲学研究 1989年12期 ;
15、反思传统文化必须实事求是——兼评《河殇》之谬 光明日报 1989年8月11日。
16、坚定信念 凝神聚气 推动工作 人民日报 2010年5月5日;
17、关于苏联解体的几点思考——在苏联解体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11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