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或有两方面影响

 时间:2011-12-29 15:34:00 |  张汉林 | 字体:【 】| 阅读: 17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教授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相信影响程度不会太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教授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国内的证券股票市场所出现的波动,实际上与这次的金融危机没有太直接的联系。它更多是我国国内的投资者对国内证券机构和证券监管机构以及证券市场发展本身的一些问题的认识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面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会显现的那么明显和突出。

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不会太大

据张汉林教授介绍,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很大程度上正在不断地融入到经济的全球化竞争当中。其中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开放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隐约呈现出比较大的因素。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同时也在不断地加深。

最近一两年内由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正在做一定程度地调整,并主要把扩大内需,包括对国内的投资,当做很重要的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因此虽然我国的外贸经济还维持着比较高速的发展,但是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有所减缓。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特别是投资银行的业务影响显著。但是中国的涉外金融机构,也就是我们中国金融机构的对外开放无论是在银行、证券还是保险,在WTO框架下,相对来说是采取比较稳健的、渐进的、逐步的开放自由化的进程。

在此经济背景下,张汉林教授认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不大,主要从三个方面反映:

首先,在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整个的金融资产、盈利水平以及盈利能力可以说都是相当好的。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在我国整个金融业总资产中的比重相当低,不到5%。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中国的整体金融体系不会构成太大的影响。虽然我国也有一定数量的银行,如中行、工行、建行等局部的一些海外业务牵涉到了这次的次贷和金融危机之中,但是这一部分的资金规模比较小。因此这些中资银行的海外业务,对国内整个银行的业务也不会构成太大的消极影响。“整个中国的金融体系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健的,所以从金融层面上来讲,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

其次,这次金融危机对外贸领域的影响会显现得更直接一些,而对国内的内需和投资的影响并不太大。1到9月份的数据显示,我国整体出口一直维持在20%以上的增长水平,而进口相对来说速度快一些,在29%左右。整体来看,整个外贸出口的增长包括贸易顺差情况都是比较好的。所以即使最后的这三个月,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也不可能从前9个月的20%的出口增长一下子降到负增长。即使出现所谓的低速增长,相信也不会低于10%以上。“我觉得整体全年出口增长的平均速度可能会在18%左右。所以从今年外贸的出口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来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

第三,中国的宏观经济特别是资本项目并没有实现所谓的对外开放,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因此可以说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其实对自己设立了一道防火墙,这也恰恰是没有大量的游资进入或者大量的游资很短时间内流入或者流出中国资本市场的现象发生。所以对我国企业本身的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太大。目前我们国内的证券股票市场所出现的低迷或者说波动,实际上是与这次的金融危机没有直接的联系,它更多的是我们国内的投资者对国内证券机构和证券监管机构以及证券市场发展本身的一些问题的认识而已。

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有限

张汉林教授认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体现在进出口贸易,另一个方面就是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我国本国的金融机构金融体系的影响;另一个是在国内的外资金融机构的影响。因为在2005年,我国才根据WTO的规定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设人民币本币业务。而实际上外资金融机构在国内人民币本币业务的开展规模和数量上,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小的。而且他们在中国都是盈利的。所以,“我相信全球欧美几个大的银行投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等,虽然在欧美发达地区可能是亏损的,但是它们在中国地区乃至大中华区都是盈利的,这个得益于中国的影响。从这一点来看,它们不会在短期内过多过块地全面停止或者收缩中国区的业务,因为在中国区是赚钱的,而目前在其它地区不赚钱。我相信它不会把这个资金抽回去。”

另一方面,中国市场表现出盈利的能力。如果现在外资金融机构撤出去以后再想进入会很难。因此在中国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本身的发展,对国内企业的信贷规模的影响不会太大。再者我国得益于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完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82协议的规定,包括对国内金融机构的信贷比例、银行的呆坏账等用很长时间去消化和吸收。银行的呆坏账应该说在最近十年里面是最低的。中央银行的储备金,以及各大银行的流动金现对来说是比较充足的。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金融体系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样也就保证了明年以及今年的信贷正常的发放,所以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宏观层面的影响不是太大。而从微观企业层面上来看,我们注意到这种影响将会逐渐显现。

“这种影响的显现主要表现是综合性的:一方面国内的工资成本在上升,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国内企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压力。此外,国外市场需求在全球经济相对来说信心减弱的背景下萎缩,对出口型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通过这样一个方式出现的。我认为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会在明年上半年而不是在近期内表现出来。”

( 张汉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台办海峡两岸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