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举行的构建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座谈会上,周绍朋指出,郑州市和郑东新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担负起整个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历史重任。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三化”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并将经济区建设纳入整个国家经济战略体系中,不断提高河南乃至中原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身为河南老乡 倍感亲切自豪
记者:这次“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突破了以往只注重河南省自身发展的框架,凸显了“大中原”的区位概念。您对这个全新的“大中原”概念是如何理解的?
周绍朋: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只针对河南的发展,同时把周边省份的发展考虑进来。作为一个河南老乡,我觉得这样的气魄非常了不起,让我感到亲切,更感到自豪。
河南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她不仅是中原的腹地甚至可以说是国之中。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提出,不仅对中部崛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对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也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还有就是河南作为一个粮食生产大省,文化底蕴厚重,交通网络发达,自身优势很明显。而别的中部省份,也有自身的优势需要与河南形成更为紧密的互动才能实现互补和共赢。“大中原”的提法或者说构想,恰恰顺应了这个要求。
中心城市 非郑州莫属
记者: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要以河南为主体,对整个中原区域的经济整体发展形成带动,您是怎样理解这一点的?
周绍朋:中原经济区的带动效应有多大,取决于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建设、龙头地位确定以及经济区在国家整个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首先是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中心城市建设不仅要有合理的人口比例,还要有合理的产业布局,我个人觉得,郑州市的中心城市地位不可取代。
郑州市的中心城市地位目前已经凸显,产业布局也初具规模,北有新乡,南有许昌,东有开封,西有三门峡、洛阳,中原经济区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如何提高这些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加强经济联系,从而加强郑州市对中原城市群的带动、辐射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体系里来建设,要有通盘考虑,有全局意识。
记者:您有什么具体建议吗?
周绍朋:中原经济区要结合十二五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战略来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新型战略型产业,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
我有一个认识,就是整个十二五期间,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要围绕战略转型、结构调整和科学发展这三个主题来进行,中原经济区也要围绕这三个主题来建设。
作为政府,主要任务是提供更好的服务。我觉得郑东新区要做大做强,起码要吸引更多的500强企业进来,哪怕是我们中国自己的500强企业也好。
要实现“三化”一些问题要考虑
记者:您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哪些方面或者说突出矛盾是最值得注意的?
周绍朋:中原经济区提到了“三化”,即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工业化。“三化”怎样实现?这三方面既是相互统一的,又是互有矛盾的,比如说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如果大量侵占耕地,势必会对环境和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在不损害农业发展,不以牺牲粮食产量为前提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一点提得非常及时。
记者:具体到民生问题,您认为还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
周绍朋: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单靠河南乃至中原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将之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的战略体系。一定争取到中央和全国的支持,要按照统一、透明、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
战略惠及民生 “好处不用多说”
记者:中原经济区建设会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周绍朋: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如果单靠粮食一个强项来实现全民富裕毕竟不太现实,必须走“三化”的路子。我想,中原经济区构想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其中包括就业问题、收入水平问题、劳动力素质、教育问题等等。所以说,中原经济区战略在整个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意义重大,同时也使得中部崛起区域战略的构架更加清晰、更加合理、更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