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新加波坡为何能成为外交枢纽?

 时间:2012-03-01 08:56:00 |  杨保安 | 字体:【 】| 阅读: 157

新加坡建国以来,在外交政策上都扮演积极的中介角色,确保区域的势力均衡与稳定,从而使新加坡这个小红点能够在相对安全的战略环境下拓展经济空间。

1972年2月21日,美国尼逊总统访问中国,掀开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也改变了全球的战略格局。在踏入中美关系解冻40周年之际,中国副外交部长崔天凯最近表示,虽然中美两国高层近年来往频密,但与中美两国发展的需要和关系的重要性相比,两国间的互信水平依然不足,存在着“互信赤字”。

美国奥巴马政府高调宣布重返亚洲,公开申明它在南中国海的利益,并主导“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引发中国担忧美国试图围堵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强势姿态及在外交、军事与经济政策上展露的高度自信,也触动了美国的神经。华盛顿难以接受“美国衰退论”,美国副总统拜登去年访华时便表示:“那些赌美国输的,从来就没有赢过钱。”北京则对挥之不去的“中国威胁论”感到纳闷,并视之为牵制中国崛起的工具。

今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也是中共领导换届年,两国的领袖都不能在各自国民的眼皮下示弱,因此互信赤字难以消解,甚至可能扩大。在这背景下,新加坡外交部长尚穆根最近先后访问美国与中国,并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言时指出:“中国的崛起并不意味美国的衰退。新加坡不同意衰退论……世界及亚洲足以同时容纳崛起中的中国及重振雄风的美国。”他强调,美国不可能围堵中国,美国若围堵中国,将不会在本区域获得支持。

尚穆根此行发挥了小国在大国间游走的中介角色,从而扩大了新加坡的外交空间。在华盛顿,尚穆根和美国国务卿希拉莉签署了合作协议,将新加坡外交部和美国国务院持续多年的非正式对话制度化。希拉莉说:“我们希望与新加坡谈的不只是双边课题,也包括区域及国际课题。我们经常很想听新加坡对一些政治和战略考量的意见。”在北京,尚穆根表示,新中两国的外交部官员也将设立一个定期性的对话机制。他指出,在北京会见的中国领袖,都提到他在华盛顿的演讲,并感谢新加坡在中美问题上坦率发言。

实际上,新加坡建国以来,在外交政策上都扮演积极的中介角色,确保区域的势力均衡与稳定,从而使新加坡这个小红点能够在相对安全的战略环境下拓展经济空间。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在他的回忆录中,列举了多个事件说明新加坡这个小国如何赢取大国领袖的信任,令他们愿意听取新加坡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并为他们传达口信。例如,在美国与苏联对抗的冷战时期,美国里根总统准备售卖武器给中国以抗衡苏联。里根通过李光耀,要求台湾的蒋经国总统不要在那个时期,催促美国售卖高科技武器给台湾,但同时保证美国不会背弃台湾。美国另一位总统老布什,在天安门事件后面对美国国会制裁中国的压力,通过李光耀向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传达口信,以设法解决中美的僵局。在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方面,两岸选择了新加坡为汪辜会议举行的地点。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写道:“海峡两岸以我为通话的渠道,也因此很自然地选择了新加坡为1993年4月两岸首个历史性的会谈地点。”

外交枢纽的独特角色

伦敦《经济学人》杂志曾经形容,新加坡的外交是羽量级国家参加重量级的拳击赛。新加坡资深外交官许通美在1988年的一篇评论回应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技的改变,新加坡在地理与人口规模虽然是羽量级,但是在贸易、金融、通信、知识及外交力量方面,则具有相当的分量。他当时指出,在21世纪的外交,经济含量的比重将加大,全球化的世界也需要一个新的管治架构。在这个新的世纪,教育、知识及文化将享有优势,而新加坡应该利用这些优势,发展为东南亚的文化中心及亚太区的外交中心。

其实,早在1972年2月,新加坡首任外交部长拉惹勒南便提出“环球都市”的愿景,从全球经济体系吸取养料,以克服新加坡缺乏天然腹地的局限。他在提出环球都市的愿景时,“全球化”这个字眼还没有广泛使用。1989年柏林围墙倒塌及1991年苏联解体,象征冷战的结束,全球化这个词也跟着进入了主流媒体。在全球化的战略环境下,意识形态的比重下降,经济利益的比重上升。在尚穆根的美国行中,外交部前常任秘书、现任战略前景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的何学渊,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论坛上指出,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关系网络交织的世界,而新加坡是扮演区域及全球枢纽的角色。

何学渊说,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外交枢纽能够协助大国在一个更广的网络内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当然,新加坡必须透彻了解大国的看法及利益,也让这些大国了解其他国家的利益,才能有效扮演枢纽的角色。他指出,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除了促进伙伴的共同利益外,也应该允许伙伴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新加坡这个小国不是全球唯一的外交枢纽。然而,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及环球都市的愿景,加上第一代领袖在外交穿梭打下的基础,是新加坡发展外交枢纽的优势。在这一方面,小国实际上有更大的优势,因为小国不会对他国构成安全威胁。新加坡新一代的领袖及外交官,若能继续获得大国领袖的信任与尊重,并让他们感觉到新加坡是个有信用及有原则的中介,我们将能有效扮演外交枢纽的角色,并从中获取红利。

冷战的结束及全球化浪潮改变了战略格局,多极化的发展扩大了小国的外交空间。然而,新加坡的地理与人口规模仍旧是羽量级,这个事实没有改变。小国要避免沦为大国的附庸国,就必须确保大国间的势力均衡。外交部现任常任秘书比拉哈里指出,在国际关系上,新加坡这个羽量级的国家参加重量级的拳赛,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然而,小国也要保持清醒,因为“国际关系不是一个有固定规则的拳击赛。万一有人突然拔枪,那该怎么办?”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