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葛剑雄:我的两会日记(3月5日)

 时间:2012-03-06 15:41:00 |  葛剑雄 | 字体:【 】| 阅读: 189

最近很多人在谈“两会”跟改革的关系。我是这样看的,在中国,真正要去定改革调子的,恐怕应该是十八大。“两会”的作用,一个是在“两会”期间形成的舆论;其次就是按照原计划通过一些例行的政府预算,和工作报告等。对于大局的方案,我们希望它起大的作用,但是不要寄过大的希望。我去年也讲过这个观点,这是一次例会,有既定的程序。

但当讲到一些宏大概念的时候,不能忽略一些通过努力就能做到,甚至不要什么努力就能做到的,对国计民生有好处的事情。

所以我在想了一段时间后,准备提两个提案。

一个是:我们的五年规划,能不能跟政府的任期相一致。比如“十二五”,是从去年开始的,把它调整到跟这一届政府同时开始有什么不好呢?政府做到或做不到,责任很明确,也便于大家监督。这样政府就有自己的目标,因为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责任更大。而现在的情况是,政府都面临着前面一届政府、人代会通过的规划。这种情况对地方政府影响更大。我在地方省市帮人家做规划时,大家都讲,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一点严肃性都没有。今天这个书记市长讲过的事,一旦换了个书记市长,就要改掉,不改掉就显不出他的能耐和政绩。我们现在批评存在很多政绩工程,它们往往也是和规划联系在一起的。地方政府也应该是规划和任期一致,毕竟这也多一个约束,而且责任明确,容易执行。这个不涉及到体制,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此外,规划的事情如果做不到,交待总得有吧。比如“十一五规划”规定,教育经费要达到GDP的4%,最后没有做到。好像已经忘记掉了,那还定这个规划干什么?当初在讨论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时候,我就问到,这个4%不是答应做到的吗?讨论是在2010年底进行的,那时规划期还没有结束,你们怎么就已经知道做不到,并且把没做到的那部分规范到以后去了呢?我觉得这些问题至少是可以改善的。

我提案的第二项内容是,国家应该明确财政年度的起止时间。财政都有财年。我们现在大多数财务项目要12月25号前结掉。就是说虽然不明确财年的具体时间,基本上财政年度跟公立年度是一样的。这样的话,今年的预算实际上要到人大来讨论和审查,而人大是3月5号开,怎么年初就已经在做了呢?这个是很不严肃的。如果财政年度不明确,任何财政上从中央到地方的拨款,几乎都是滞后的。财年不必和公立年份一样,其他国家财年有7月1号开始的。我们的财年实际上是1月1号开始,但程序上又要等人代会开过,要相关部门配合,到年底又结算,这很不严肃,容易造成弄虚作假。应该明晰财年的起止时间,然后全国上下都这样做。我今年类似的提案还有几个,这些要是做到了,也就尽了我们的力了。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等人都在提学雷锋,还树立了一个典型郭明义,而网上出现了不少质疑雷锋的声音。我觉得这些质疑,不在于质疑雷锋的照片是真的还是假的,深层次质疑的是雷锋形象所代表的价值观。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人到了雷锋这种完美无缺的程度,一定是经过包装起来的,世界上不可能有这样的人。他代表的价值观是政治化的,强调绝对的服从和信任,排除自己的选择。以前我们讨论过,如果党叫你做螺丝钉,你可以做;党叫你做栋梁,你就能做栋梁吗?党叫你得诺贝尔奖,你就能得诺贝尔奖吗?这完全是一种违意志的,要求个人绝对服从的价值观。我觉得这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比如:如果党叫你做螺丝钉,你就不主动发挥个人的特长,怎么能有发明创造,怎么有创新?雷锋精神的教育主要针对的是青少年。不要忘记,我们的教育方针,到现在还是在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有很明显的政治倾向。接谁的班?建设什么?答案很明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认为学雷锋,如果他还有值得我们学的,当然应该学。如果现在让青少年学雷锋,首先要搞清楚雷锋是什么,学什么。简单地模仿郭明义,肯定是要失败的。

最近胡锦涛开了微博,俞振声在网上回民众的信。你说这是从政的新形式,我同意。但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正常渠道还有阻碍。我们有这么发达的现代化手段,新闻为什么要靠微博呢?毕竟微博字数有限,反映的情况受限制。有人说“微博问政”,但这能代表官员亲民吗?网络作为辅助手段是可以的,但如果官员天天在网上泡微博,就不能真正走到民众中间去吗?如果不能从本质上解决上通下达,解决新闻自由,解决让政府积极回应民众的要求,那这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有人问网络问政会对中国政治方向产生影响吗?我说:不会。中国的政治改革还是要自上而下,不能靠网络来推动。因为网络有它的另一面。有人造谣,还有人身攻击、辱骂,而且真假难辨。如果大家都习惯了这种氛围,怎么能创造出民主的氛围来呢?另外,删微博也是很容易的。在政治改革的环境里,微博只能是一个辅助手段,过度夸大微博的作用,某种程度上是阻碍正常的改革,阻塞正常的渠道。正如当初设立热线电话时,他不接,你又能怎么办?最后热线电话形同虚设。改革还是要讲实质。我赞成网络问政是一种积极的手段和迹象,但过度解读我是反对的。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