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FSI)副所长、博士生导师赵锡军教授将做客理论论坛,就“G20后的国际金融和中国策略”为题接受访谈时指出,此次伦敦G20峰会的重要成果在于,各国形成了五大共识,而这五大共识夯实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合作基础。
赵锡军指出,这五大共识是:
第一,刺激经济、恢复经济活力。这个意见由美英方面提出来,各个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来刺激经济,至少每个国家要拿出GDP的2%来刺激经济。但是,共识在这一块就没有具体的指标,它只是说我们正在着手进行一项5万亿美元的刺激经济的方案,就是各个国家加在一起。具体哪个国家多少,不知道。但是这已经达成共识了。有能力国家多做一些,没有能力就少做一些。现在达到这个要求的恐怕就是美国、英国和中国,这几个国家可以拿出了比较大的财政支持力度来刺激经济。
第二,加强金融监管方面。在所有的方案、共识中,对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是比较细的方案。这个方案由欧盟,主要是德法提出来的。包括对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对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改革。这一块是比较多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是倡导这一点,主要还是要改革。但是怎么样改革,现在达成的是增加资金投入,增加资金投入有很多的方案,包括对基金组织、对SDR的增发,对多边银行还有额外的五千亿美元加在一起近一万亿美元的方案。
第三,对各个国家自己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进行加强、充实和完善的问题,要形成全球金融监管的机构。尽管没说全球,但是要在这方面做努力。作为过渡方案,建立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取代原来的华盛顿论坛,就是更加具体一点。
第四,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各个国家不知不觉地,或者或多或少地都在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市场。这样的话,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有点抬头。而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保护主义面前容易处于弱势的地位。因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都是出口,而且是向发达国家出口,如果大家都搞贸易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市场就会受到影响,就会影响全球的贸易规模,影响全球的经济增长,所以大家都说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第五,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度过这个危机,扩大资助的额度,提出了60亿美元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