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制造业,我讲两个观点:
第一,“中国创造”的基础在于“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提出需求,“中国创造”不是空中楼阁,没有“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产业配套体系、产业生态环境,“中国创造”真的是空中楼阁。
第二,“中国创造”要为提升“中国制造”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而不是脱离“中国制造”去追求什么虚无缥缈的“这是我创造的”。
我们有人以为,中国的制造业在全世界已很了不起了。事实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制造业的层次是比较低的。因此,我们应该考虑“中国创造”要为“中国制造”做出什么贡献?首先就要看“中国制造”提出了什么需求,除了美国,日本提出“制造要重视亚洲”,法国提出重振制造,列了三大产业包括新能源、生物技术、食品工业。
这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不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面临强大的国际竞争,包括传统产业也同样面临着重大竞争,我们市场的重心都会发生调整和转移。有些地区产业结构层次比较高、技术层次比较高、人力资源层次也比较高,应该鼓励其发展创造——“中国创造”,但对相当多的中国地区,传统产业的比例非常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任务非常沉重,一味搞“中国创造”恐怕就要脱离产业需求了。我们一定要关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要素禀赋地区、不同结构层次地区对“中国创造”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