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双保工程的经济机制创新

 时间:2012-05-09 15:32:00 |  郭夏 | 字体:【 】| 阅读: 158

“双保工程”即“保经济发展用地,保耕地红线工程”,是我国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 然而,在经济发达省份,保经济发展用地已经成为一句空话。在18亿亩红线的壁垒下,这些举措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供应捉襟见肘的难题。困境之下,全国各地被迫延期、搁置、停工的半拉子工程不在少数,有的项目干脆走上违法用地之路。今年年初以来,全国供地指标告急的消息不断传出:全年用地需求预计超计划指标千万亩、多省反映用地指标只能满足1/3需求、12省市已在前八个月将全年指标使用殆尽。国土部绞尽脑汁开源节流,近年大力提倡存量土地再利用,但近几年来通过农村土地整治、旧村改造、厂区整合等方式,可供腾退的存量土地已经基本被“榨干”。数月前,国土部宣布允许项目用地指标调剂,国土部近期甚至开始考虑适当增加“十二五”初期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要落实双保工程的战略任务,必须建立用经济建设用地资金开发粮食耕地的经济机制。经济发达地区占用耕地进行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经济发展趋势。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地价格越来越高,在价值规律驱动下城市建设挤占农田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经济发展潮流。地根吃紧并不能阻挡非法占用耕地搞建设,国土资源部门和农业部门应当考虑用更加灵活的经济机制解决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如果能够用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地的资金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垦基本农田,把更多的荒漠或草原变成生产粮食的良田,既解决了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地吃紧的问题,又可以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开发资金短缺问题。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为了有效实现这种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地资金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地开发的有效转移问题,必须进行一系列经济机制创新。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可以共同组建农用土地置换开发基金。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可以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联合成立农地置换开发基金。通过基金运作的方式把经济发达地区的建设用地资金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地开发。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农地开发中来,就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农用土地确保农作物产量不会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农田被经济建设挤占而减少。只要把经济机制理顺,国土资源部门甚至可以利用农地补偿基金推动相关单位到海外屯田务农。

双保工程经济机制创新的最大风险就是弄虚作假和贪污腐败。利用经济发达地区的建设用地资金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搞农田产能建设是一项涉及到数以亿计资金转移支付的权贵工程。如果不加强监管和监督很可能会有人利用职权和监管缺失欺上瞒下,借机揩油。为了防止出现造假和腐败,必须加强经济机制设计的研究工作,建立严格到土地统计和资金审计监督机制。传媒和司法机构也要加强对农地异地开发基金使用的监督,让经济机制创新的双保工程成为朝阳工程和阳光工程。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