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三个没有变”的国情现实

 时间:2012-05-15 13:46:00 |  韩保江 | 字体:【 】| 阅读: 137

成败在于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而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又在于彻底转变过去那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

其一,要以结构优化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城乡结构,彻底打破“二元经济”。在继续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优化需求结构,努力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延长服务业短板。在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工业由大变强的同时,着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优化区域结构,努力形成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新格局。

其二,要以自主创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转变发展方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要加强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创新,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培育一批技术推广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援助。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特别注重突破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开发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综合整治技术,开发资源高效勘查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其三,要以深化体制改革保障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实现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导致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因此,一方面,要深化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加快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财政体制和政策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和机制。同时,还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发挥好价格杠杆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要加快推进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抑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杠杆作用。要建立真正反映农业生产成本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

其四,要以建设“两型”社会支撑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向更高层次和更高阶段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广泛开展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全社会、全民族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完善法律法规,通过价格、税收等手段,鼓励和支持合理消费,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耗产品和服务。对大排量轿车、过度包装等,要研究采取经济办法适当限制。每一个企业,都要积极开发应用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和产品,加快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和污染排放标准,完善和落实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

第五,以健全官员政绩考核机制保证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关键。中央印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强调干部考核评价指标要体现综合性、全面性,既要注重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又要注重发展的方式、质量、结构、效益;既要注重经济建设情况,又要注重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情况;既要注重已经取得的显绩,又要注重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要按照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针对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突出不同区域的考核重点;要强化对违反科学发展观行为的刚性约束,充分发挥干部考核对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的导向作用。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