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22日 编者按: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了9级强地震引发的海啸,日元汇率当日受到较大影响,盘中出现大起大落的走势。随即几日日本央行为了挽救日本经济开始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日元汇率也因此一度触及二战以来的新高。在日元汇率升势难阻的情况下,西方七国决定联手干预日元汇率。那么在G7的联合干预下日元的中长期走势将会如何变化?日本经济需要多久才会恢复?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做客和讯将为我们解读这一事件。
主持人:您认为反映到美国的货币政策上,他们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会不会结束?之前大家提的第三轮有没有可能推出?
谭雅玲:如果没有日本的大地震,我个人感觉美国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出台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因为它的风险释放和风险控制都临近风险预警点,要再实施的话难度会比较大。从低利率维持周期角度来看,这次低利率周期低于2001—2003年,利率周期角度来讲也不可能再持续。但日本大地震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美国可能也处于两难之中,未来可能要看日本的恢复程度和重建状态,以及美国经济变化情况,现在美国经济复苏是比较确定的,去年美国全年的指标和第四季度的指标比评估的水平相对高一些,全年的水平在2.8%,今年第一季度的之大概都会在3%以上,今年美国整个经济增长数据都要比去年高,所以美国经济的走势会给美元利率带来比较好的空间。3月15日美国本年度第二次例会上,美联储已经发生分歧,有官员建议尽快调整利率,反对现在的利率政策。但美国造势的能量是非常强的,释放市场信息的指引应该是值得观望的。所以,我认为未来美国政策从自身意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在于揣摩和进一步跟踪来决定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如果从大宗商品和目前价格指标起伏错落,流动性过剩,流动性泛滥基本上已经界定了,就取决于美联储对过剩或泛滥的局面掌控和控制能力。在过去三四年,它的掌控能力、驾驭能力、控制能力是很强的。经过新一轮日本大地震之后他可能要重新评估,现在做结论我认为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