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27日
北京国际金融论坛2009夏季报告会于2009年6月26-28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九龙湖举行,会议主题为:“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凤凰网财经讯 北京国际金融论坛2009夏季报告会于2009年6月27在浙江省宁波市九龙湖举行,国务院发展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在会上表示,中国宏观调控正在面临一个悖论,当经济过热的时候,紧缩货币信贷的时候,首先受损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经济过冷的时候,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搞大项目,上基础设施项目,首先受益的是国有大型企业。
魏加宁表示,这样容易引起了企业的分化,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越来越壮大,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就越来越困难。这是宏观调控面临的一个悖论,或者说难以解决的一个困难。
魏加宁表示,在过去从98年为地方政府提供信贷的种事情是由国家开发银行一家做,其他银行是关而骂之,批评开发银行这么去做。但现在已经完全改变,尤其是去年年底,十一月以后,刺激经济政策以来,现在商业银行贷款放松以后,各家商业银行都涌入到这个市场上,都涌到政府贷款项目上来,导致这个市场从贷方市场变成借方市场。过去是各级地方政府求银行给点贷款,现在是反过来,由银行都在涌入这个市场,变成了银行求政府,银行来求地方政府,认为地方政府的项目好,所谓有信用,有政府财政信用做后盾,所以现在变成了商业银行纷纷来抢地方政府的项目。
魏加宁认为,过去开发银行一家做的时候,它还可以向商业银行提很多要求,比如说财政状况怎么样,财政的经济指标,还可以进行一些测算,到底将来能不能还上。但现在由于各家商业银行都涌入这个市场以后,就变成地方政府反而拿起架子,你爱贷不贷,你不贷别的银行还等着我呢!政府必要信息也不愿意提供了,财政的数据也不愿意提供了,这样的话就使得财政的风险掩盖起来了,隐藏起来。所以这是一个后果。再有一个后果,现在宏观调控出现了一个悖论,宏观调控按道理说,宏观调控过热的时候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过冷的时候采取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理论上这么讲,但实践上这么做的时候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当经济过热的时候,紧缩货币信贷的时候,首先受损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经济过冷的时候,我们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搞大项目,上基础设施项目,首先受益的是国有大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