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27日
土地财政让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利益共同体,怎样让地方政府摆脱房地产的“绑架”?“出路在于给地方政府正规的融资渠道,允许其发债,依靠市场约束。”6月25日,在惠州“落实《纲要》与体制创新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如此表示。
被挟持的土地财政
政府没钱怎么办?6月25日,北京一天就成交了7块地。如果没有土地财政,金融危机之下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难以缓解。
在中国体改会、惠州市政府、广东社科联、广东体改会主办的研讨会上,魏加宁表示,最近几年,由于没有正规的融资渠道,地方政府依靠土地出让金维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魏加宁认为,2008年以来,房地产价格一疲软,土地拍不出去,地方政府财政陷入困难;2008年11月刺激政策出台以来,银行贷款中接近一半的资金流向了政府项目,政府项目贷款从贷方市场变为借方市场;并导致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捆绑更加紧密。
为了解决房地产“绑架”地方政府的问题,应该让地方政府有正规的融资渠道,允许其发债,依靠市场约束。
6月22日,广东、厦门、海南三地共计122亿元地方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招标发行,其中广东85亿(不含深圳市24亿元),最终发行利率为1.75%,认购倍数约为1.59倍。但在二级市场无人问津,地方债遭受冷遇。
魏加宁认为,应修改《预算法》,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并可选择财政规范的地方率先试点。可以组建地方政府联合融资平台,争取地方政府市场化发债试点,省以下地级市联合发债。
先改革再发展 建议恢复体改委
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高国力透露《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细节。
“究竟应该是‘改革发展’还是‘发展改革’,当时有不同意见,最后认为,珠三角还是应该先强调改革,先行先试,有所突破。”高国力表示,经济发展进入目前阶段,珠三角应该强调改革的重要性。
广东体改会会长黄挺表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应该在有条件的地区撤销市管县体制,率先实行省直管县改革。要调整上下关系,向下放权,加快县(区)镇发展。扩权强区壮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加大自主权。
魏加宁认为,如改革跟不上,中国经济可能出现四种情况:通货紧缩:近期压力较大;通货膨胀:从长期看,过多的货币信贷投放迟早要带动物价大幅度上涨;滞胀:生产没上来,物价先上来;泡沫:一般物价没有上来,资产价格先上来(已有迹象),最终破裂,损失更大。
魏加宁认为,根据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每当形成改革共识,下决心推进改革,经济都会快速上升,甚至会出现过热。如果不改革,光靠4万亿投入,中国经济将有可能呈“W”形,直到形成改革共识之后才会出现真正的反弹。
为了推进改革进程,魏加宁建议,恢复体改委。其认为,目前,改革的调门很高,但是落实起来往往没有着落,就连一个医疗卫生改革还得党中央亲自出面,原因就在于改革缺少“抓手”,没了利益超脱的体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