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经历一番暴涨之后,今年大获丰收的内蒙古土豆遭遇了跳水价,并出现大面积滞销。连日来,农业部、商务部出台各种紧急措施缓解土豆滞销难题。北京、天津、江西、河北、江苏等多省市也都伸出援手,购买“爱心土豆”。尽管这些举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内蒙古土豆销售,但赔钱已难避免。
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上“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的案例不在少数。山东的大白菜、海南的香蕉以及怀远石榴等农产品在大丰收的同时都出现了价格暴跌、滞销的现象,给当地农民造成巨大损失。
如何防止“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现象的发生,保护农民的利益?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农业生产经营存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产品价格波动是正常的,但要防止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就需要在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过程中,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分散风险,从而减少农民损失。
供大于求是主因,炒作可能性不大
中国经济时报:内蒙古土豆价格出现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有炒作因素?
徐小青:内蒙古土豆价格出现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是供求的变化。农民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看着市场需求来决定农业生产的。今年卖得好,明年就多种,看着别人卖这个发财了,明年自己也去养、去种。这是一般规律。
以内蒙古土豆为例,去年该地区种了1000多万亩土豆,价格很好。而价格一好,今年当地农民就扩种了100多万亩。受土豆产量大增的影响,供给和需求关系逆转,价格暴跌,农民损失惨重。
这种情况,不光发生在土豆上。在很多水果、蔬菜以及养殖业都存在这种现象。
此外,现在就某一品种的、小批量的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主要原因还是市场供求的问题,炒作的可能性不大。它们不像大宗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会遭遇游资炒作。
农业生产存在不确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产品价格波动是正常的,难以避免的。但我们要防止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而“伤农”。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是关键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提高农民抵御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防止“菜贱伤农”现象的发生?
徐小青:农产品市场总是存在周期性的波动,周期性波动很难避免,我们只能尽量减少波动幅度,寻求防止价格大起大落的办法,以减少生产者的损失。
首先,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基本原因是供求的变化,那么有关市场供求变化的信息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生产者作为个体很难及时收集到全面的、最新的市场信息,因此很难对市场做出正确判断。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为农民提供尽可能准确、详细的市场信息,比如去年全国某种农产品的种植面积、销售价格、消费情况、加工能力以及有何新政策等,帮助农民分析市场需求,把握市场动向,从而促使农民较科学地确定来年种什么、种多少,防止盲目跟风造成损失。
其次,防止“菜贱伤农”的关键是要在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过程中,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分散风险。
如农民以合作社组织与加工企业、经销商形成一个利益链条,确定各自承担的风险,就可以减小市场风险。如果是单家独户生产的话,销售、运输、储存等各环节,生产者都要参与。不仅困难,成本也高,并且初级阶段的生产者往往做不到。农业合作社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进行专业化的分工,还可分担风险。此外,订单农业也是一种风险分担的机制。
其三,农业保险特别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也是帮助生产者减轻由于自然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的一种方式,是由政府给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但农产品险种的设立,需要考虑一些条件,比如该农产品在当地要有生产基地、能够长期种植、当地有种植该农产品的优势,并且该险种的设立不仅有利于农民降低生产风险,也能保证保险公司可持续运营等。
如果内蒙古土豆有生产基地,能够长期稳定的生产,我认为,可以探讨建立相应的政策性或商业性的保险。但现在商业性保险做这事比较难,因为成本太高,但是可以探讨。
其四,随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可以逐步改善与农产品生产、经营相关的基础设施。比如运输条件、储存条件等。此次内蒙古土豆滞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有效存储土豆的设施。
“农期对接”是方向
中国经济时报:由于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等功能,在发达国家,期货早已融入到农产品生产环节中。为提高农民抵御农产品大幅波动风险的能力,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可否借鉴国外“农期对接”模式?
徐小青:我国农产品市场应该可以借鉴“农期对接”的模式,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市场有一个成熟的过程,生产者也要有一个成熟的过程。也要防止投机,因为投机行为会增加市场的非正常波动,真正的需求变化与“泡沫”混在一起,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发现价格”等功能就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总的来说,“农期对接”应该是一个发展方向,但这套做法和参与者都需要一个成熟的过程。
“农期对接”还要慢慢来,一个一个品种做。现在有一些品种做的还是不错的,比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如果要再增加品种,就要考虑这个品种的量是否足够大。目前期货交易市场的品种都是大品种,因此像土豆类的农产品品种目前还难以进入期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