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金冲及:毛泽东留给中国的六种精神遗产

 时间:2012-06-28 21:18:00 |  金冲及 | 字体:【 】| 阅读: 124

毛泽东为什么爱游泳?为什么青年时代喜欢读哲学?毛泽东如何领一群学生缴了三千溃军的军械?万里长征,毛泽东为何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东欧如多米诺似巨变,为何唯中国不变?毛泽东为什么敢对强于自己的帝国主义列强说不?毛泽东如何让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享用毛泽东留下的哪些遗产?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第一件遗产就是告诉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要有志气。毛泽东从小就很有志气。所谓志气,就是志向,就是人生的目标,人生要有目标,然后百折不回,力求实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青年时的毛泽东,就比许多同龄人站得高,看得远。

1917年前后,毛泽东读了不少哲学、伦理学书籍。在哲学和伦理学之间,他更有兴趣的是伦理学。在他看来:“伦理学是规定人生目的及达到人生目的的方法之科学。”

毛泽东在哲学、伦理学的王国里寻觅着、遨游着。他从中外文化里汲取营养,又闪烁着他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智慧之光。他这个时候并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宇宙之真理”。夸大精神力量的唯心主义,在他的思想中无疑占有很大比重。这期间,他还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作文,深受杨昌济的赞赏,得了一百分。

毛泽东青年时代最喜欢的锻炼项目,是游泳。正像人们所熟知的那样,这个爱好,他一直保持到晚年。江宽水深的湘江,是天然的游泳场。他时常约二三好友到这里挥臂击水。还在学校组织了一个有近百人参加的游泳队,晚饭后到湘江里畅游一番。同班好友罗学瓒在1917年9月20日的日记里写道:“今日往水陆洲头泅渡,人多言北风过大,天气太凉。余等竞行不顾,下水也不觉冷,上岸也不见病。坚固皮肤,增进血液,扩充肺腑,增加气力,不得谓非运动中之最有益者。人言固足信哉?”毛泽东自己后来回忆说:“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游泳,不单是强健了体魄,更激发了他的自信和意志。

毛泽东常对人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同学们用谐音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毛奇”。毛奇是普鲁士一个很有学问的将领。1917年6月,一师开展了一次人物互选活动,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近20个项目。全校有400多名学生参加,当选者34人,毛泽东得票最高。在德、智、体三个方面都有项目得票者,只有他一人。而“胆识”一项,则为他所独有,评语是“冒险进取,警备非常”。

一群学生缴了三千溃军的军械

毛泽东留给中国人的第二件遗产是勇气。干革命需要勇气,打破一个黑暗的旧社会需要勇气,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更需要勇气。

1917年11月护法战争期间,北洋军队从湖南衡宝一线沿铁路线向北溃退,长沙市民很是惊慌。一师位于南郊,靠近粤汉铁路,是溃军必经之地,随时可能遭受劫掠。学校当局准备将师生疏散到城东暂避。担任学友会总务的毛泽东提出;可以让正在受军事训练的学生自愿军负责守卫。校方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一些零散溃兵途经校门口,都不敢轻易闯入。18日,有一支3000多人的溃军因为不知长沙的虚实,在一师以南的猴子石一带徘徊。毛泽东把几百个学生自愿军分成三队,拿着木枪,分布到猴子石附近几个山头上。同时,和附近的警察分所联络,由他们鸣枪呐喊,学生自愿军大放鞭炮。在这种突然袭击下,本来就张皇失措的溃兵不敢抵抗。毛泽东便派人去交涉,他们全部缴了枪。长沙免去了一场兵灾。

对毛泽东来说,这件小事是他平生搞的第2次军事行动。事后,人们称毛泽东“浑身是胆”。他的大胆却不是盲目蛮干,而是基于对情况的明了和事先的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同班同学邹蕴真问他:“万一当时败军开枪还击,岂不甚危?”毛泽东回答说:“败军若有意劫城,当夜必将发动,否则,必是疲惫胆虚,不敢通过长沙城关北旧,只得闭守于此,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

之后,中国革命在第五次反“围剿”时陷入了最被动、最危急的时刻。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带领革命队伍,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次史诗般的军事壮举和奇迹,他们走过了许多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他们改写了翼王石达开的悲剧历史。

长征路上,“天上每天有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然而,红军终于冲破重重障碍,克服了一切困难,取得了最后胜利。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胆识?毛泽东的理论勇气和战略勇气成就了中国革命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可以照抄照搬,一切都要靠自己敢于创造,敢于试验,敢于实践,敢于牺牲。

从五次反“围剿”到抗日战争,从三年内战到抗美援朝。毛泽东的勇气都始终贯穿在中国革命史的进程中。

东欧如多米诺似巨变,唯中国不变

毛泽东留给中国的第三件遗产是乡土气。乡土气,联系到毛泽东身上,则可以理解为国情、民族风格。毛泽东的这种乡土气,体现在他为人行事的风格上,体现在他革命治国的思路上。毛泽东被充分肯定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就是将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本身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毛泽东比陈独秀、王明等高明,正在于他不改“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的初衷,不抄袭欧美,不照搬苏联。

早在20年代末,毛泽东就提出马列主义只是规定了世界革命的基本原则,但中国革命的具体做法要我们在实际中创造。1938年他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对“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1956年他修改的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稿中指出:不可能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只能有一个干篇一律的格式。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们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这一段话可以说是对他一贯坚持的中国特点论的总结。

坚持中国特点论,就是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尤其注重矛盾的特殊性。毛泽东论述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时说:“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同样,边建设边探索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规律,也不能不经历类似的层次和过程。建国初学习苏联,使我们一开头就从第二层次研究“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1956年否定格式一律的“统一式样论”,是要更好地在第三层次上探索“更加特殊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毛泽东提出“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从第一层次研究“一般”建设规律,落脚点仍是第三层次。

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说,今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应该从中国的情况、处境和所处的时代等特点出发。在新的历史时期他更加注重中国和整个时代的特点,继续运用“古今中外法”做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坚持“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956年初他找华北九省的书记和中央34个部的部长来汇报和讨论问题,1961年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自己主持三个组去三省调查。这些都是为了寻找一条“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的“适合中国的路线”。

毛泽东始终不忘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必由之路同民族特点统一起来,这就同教条主义、修正主义和民族主义等分道扬镳,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列主义。特别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面对苏联领导人的高压,他宁可决裂,也不走老路、不当附庸,坚持独立自主,继续新的探索。邓小平弘扬这种精神,在80年代初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上世纪末从莫斯科开始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为什么对中国“不灵”?“奥秘”之一正在于此。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毛泽东留给中国的第四件遗产是骨气。骨气,这是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有尊严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精神品质。骨气,说白了,就是要有脊梁骨:没有脊梁骨,只有任人欺侮、任人宰割、任人凌辱,是一个永远站不起来的可怜虫。毛泽东的一生,是挺起脊梁、进行战斗的一生,是永不向强权和邪恶势力低头的一生。

正是有这种骨气,中国人民团结在联合抗战的旗号下,打败了凶顽的日本侵略者。正是有这种骨气,中国敢于在朝鲜跟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叫板!

什么是骨气?“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就是骨气。

最初,在讨论是否入朝作战的时候,以林彪为首的反对之声特别多。但是毛泽东相当坚决,初衷不改。他于是找来了彭德怀。

彭德怀是个从不隐瞒自己观点的人,直言道:“昨天晚上我几乎一夜没有睡着。我以为是沙发床的关系,此福老夫享受不了,就搬到地毯上,还是睡不着。我想,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既然要来侵略,我们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争个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如果美国决心同我作战,它利速决,我利长期;它利正规战,我们利对付日本那一套。我们有全国政权,有苏联援助,比抗日战争时期要有利得多。为本国建设前途着想,也应该出兵。”毛泽东听了彭德怀的话非常高兴。这让他吃了颗定心丸。毛泽东在会上强调说:“我们国内当前存在着一些困难,这是事实。但我认为今天老彭的发言一针见血,很有说服力。现在是美国人逼着我们打这一仗,犹豫退缩、担惊受怕都没有用,这些心理和情绪正是敌人所希望的。现在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在敌人进占平壤之前,不管冒多大风险,有多大困难、必须立刻出兵朝鲜。”

毛泽东重申了他的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观点,号召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他指出:“出兵朝鲜,不仅仅是为了抗美援朝,更重要的是为了‘保家卫国’,此举有关新中国的尊严,尊严不是无代价的,尊严在勇者的剑锋之上!”

毛泽东的话终于说服了大多数同志。许多持反对意见的同志权衡利弊,纷纷表示同意毛泽东同志的意见:出兵朝鲜。

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

毛泽东留给中国的第五件遗产是大气。所谓大气,就是要胸怀天下,眼界开阔,高瞻远瞩。毛泽东不只领导中国革命,还经常扶倾济弱支持各兄弟国反帝反霸事业。抗美援朝、抗美援老、抗美援越……这使他不仅在第三世界赢得了崇高声望,也赢得了第二世界和第一世界政治人物的由衷敬佩。这种大气,迅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著名的“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960年,阿尔及利亚爆发革命。阿尔及利亚人民要面对欧美强国法国和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戴高乐。毛泽东谈笑风生地鼓励革命兄弟:前几天,我看到古巴朋友,他们胜利较快,两年多就胜利了。开始时只有82人从墨西哥坐一条船到古巴,不会打仗,打冒险的仗,结果82人就给搞掉70人,剩下12人,菲德尔就是其中之一。12个人怎么办呢?他们就转入山区,改变了策略,这样就发展起来了。后来也还有些挫折,挫折教育了他们,最后取得了胜利。古巴人口比阿尔及利亚少,只有600万人。美帝国主义离他们也很近,飞机去只要半小时。他们打了两年多,我对他们说,现在你们比我们强,我们打了22年,你们只打了两年多。

这就是那篇著名的《被压迫的人民就是要不屈服》。

文中还激情澎湃地写道:帝国主义分子及其走狗人数很少,他们最多只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法国有4500万人,但不是统二的,大部分是劳动人民,是被压迫的,你们要在法国人中做工作。你们在法国有40万阿尔及利亚人,利用他们做反对法国殖民者的工作,来帮助你们。美帝表面上强大,但有弱点,引起很多人的反对。南朝鲜的人民就起来反对美帝及其走狗,土耳其、日本的人民也广泛地起来了。

我们承认你们,苏联没有承认你们,是有原因的。苏联不愿同法国闹翻,闹翻了,美、法更会一起对付你们。所以,苏联是考虑到美、英、法的矛盾,为了争取英、法,才没有承认你们。我们就不能起这样的作用,我们不能拉戴高乐一把,因为我们同法国没有外交关系,戴高乐又瞧不起我们。我们那么多人只有那么点钢,法国又爆炸了两个原子弹,我们一个也没有,戴高乐看不起我们也有理由。那些人只看得见钱、钢和原子弹。我们很感谢你们看得起我们。我们没有原子弹,只有几支破枪给你们。再过十年,我们钢多了,也有原子弹时,你们的情况也就变了。被压迫的人民就是要不屈服,就是要有志气。现在不是戴高乐万岁,麦克米伦、艾森豪威尔万岁,而是各国人民万岁。

毛泽东的正气犹如一块明镜

毛泽东留给中国的第六件遗产,是一身正气。现在党员干部讲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都是以毛泽东为榜样和楷模的。

毛泽东一身的浩然正气来自他大公无私的理想,来自于他一心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为人类解放的高尚道德情操。这决不仅仅是句政治口号,而是贯穿于他的整个思想中,并身体力行。他一家有六个亲人为革命牺牲,包括他的爱妻杨开慧和长子毛岸英。抗美援朝,他亲手将自己的儿子送上前线,鼓舞和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入。

毛泽东的亲情三原则是: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这三原则为共产党人的亲情观作了最好的诠释,给世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毛泽东的生活也十分简单,他严格要求四菜一汤。主食是大米掺黄豆、红豆,面粉掺荞麦粉、高粱粉或玉米粉及粗杂粮。蔬菜多食苋菜、空心菜、小白菜、苦瓜、莲藕等,还有马齿苋、枸杞尖、地菜等野菜。

毛泽东建国以后春秋两季一直穿的一件睡衣,补了67个补丁,领子全换过,袖子早就面目全非……

链接:毛泽东仍具有全球影响力

毛泽东逝世已经有30多年了。作为中国革命的奠基者,这位伟人不仅影响了全中国,也以其伟大成就和深刻思想影响了整个世界,时至今天,毛泽东在其他国家仍存留着怎样的影响力呢?

在拉美成中国代名词 在俄知名度十倍于孔子

阿根廷人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很多人都没来过中国,甚至有人连中国的地理位置都搞不清,但对“毛泽东”这个名字却一点也不陌生。在这里,“毛泽东”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阿根廷最大媒体集团“号角”集团的海外部经理埃纳德斯先生说:“我曾经看过一些有关毛泽东的书籍。我认为他非常伟大,一个原因来自于他领导了中国革命,另一个原因则更来自他的人格魅力和政治家风范,”

阿根廷罗萨里奥大学汉学家艾杜阿尔多先生也评价说:“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推翻旧制度革命的胜利,这一点颇似曾担任过三任阿根廷总统的贝隆,当时贝隆总统就是努力致力于摆脱西方大国的干涉,争取阿根廷的独立和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在俄罗斯,毛泽东仍然拥有极高的知名度。2004年普京访华前夕,俄社会学家曾做过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毛泽东是俄罗斯人最熟识的中国人,约39%的人知道毛泽东,比例远远超过了孔子(4%)等名人。

历史地位高于拿破仑 千年影响力超华盛顿

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曾评价说:“由于毛泽东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这样的评价代表着西方世界对毛泽东历史地位的推崇。

美国人认为,毛泽东的地位高于华盛顿。美国学者迈克尔说:“毛泽东的地位排列略高于华盛顿,因为他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比华盛顿使美国发生的变化更为重要。他的名次比拿破仑等人要高不少,因为他对将来的影响可能比这些人要大得多。”法国人认为,毛泽东是与戴高乐一样的伟人。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说:“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毛泽东思想使中国走向一种哲学,即给予中国人民最大的权力和最高的地位。”因而毛泽东和戴高乐一样,仍为人所记忆。许多外国人都把毛泽东当作与马、恩、列、斯并列的革命导师。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说:“毛泽东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特里尔说:“毛泽东的经历,足以使他成为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合为一体的中国革命的化身。”

如果说上述评价只是“语言”层面的话,那么几年前,美国时代公司评选的100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百人百事则充分表明外国人对毛泽东世界地位的认可,在评选结果中,既没有“二战英雄”罗斯福、丘吉尔和戴高乐,也没有美国的“建国之父”华盛顿,而毛泽东却出现了两次,在这100个人中,唯一选登了毛泽东的一条著名语录:“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日本人苦读《论持久战》西方仍在学毛泽东打仗

自从毛泽东用高超的军事指导思想打败蒋介石、夺取政权后,世界各国就纷纷研究学习其军事思想,日、美、英、德等国的战略家对其更是赞誉有加,评价他是“现代游击战之父”。

日本人在侵华战争中吃了游击战的苦头,自然十分用功钻研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曾任日本自卫队情报组组长的持田真一总结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五大战略和四个特色,他认为,毛泽东兵法的特色在于,彻底推翻了“优胜劣败”的常理。

日本人还十分佩服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近藤邦康评价说,虽然在战争期间日本军在装备、科技等方面都强于中国,但中国有《论持久战》这样的宏远战略眼光,日本没有,结果是日本战败了,近藤邦康把日本战败的原因仅仅归结于没有战略眼光,显然是不正确的,但他的论述至少反映了日本人对《论持久战》的积极看法,美国人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也深有体会。打开中关关系大门的基辛格博士认为,毛泽东是一切战略家中最重实效的。美国国防部长助理菲利普也评价说:“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哪个领袖能像他这样在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冲突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