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25日
作者:薛宝生
昨天上午,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醒目的大会主题,震撼人心的报告,均给人以方向、以信心、以力量——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犹如号角,响彻会场内外。
据齐鲁网报道,在当天的开幕式上,姜异康书记代表中共山东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工作报告,题目是《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在报告中,姜异康书记讲了七个部分的内容。其中,第五部分的内容开门见山地讲到了“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令人顿觉温暖、给力,值得期待。
回望过去的5年,全省物质基础坚实雄厚,产业体系比较完备,人均生产总值超过了7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人民生活得以持续改善。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住房难、拆迁难等等,这些关乎民生利益的棘手问题,在山东实现了由难变易的跨越,深受百姓好评。
有资料介绍说,早在“十一五”发展时期,这些“难”字当头的民生问题就得到了破解。作为我国东部山东半岛上的齐鲁大地,始终秉持“制国有常,利民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其民生行动稳健扎实。打造幸福山东,保障和改善民生,至今看起来不仅不落后,而且还成为齐鲁人最幸福的事。
以教育为例,就足以证明过去的5年,全省民生的改善已经向前跨进了一大步。2011年,农村初中和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00元;农村初中和小学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分别提高250元;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年生均拨款水平达到9500元;高校助学金标准由每人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而且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在幼儿教育方面,山东省也是站在了全国排头。2010年、2011年两年内全省新增幼儿园1100所,新增合格幼师20000名,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了63%。这对于拥有9400多万人口的山东大省,可谓难能可贵,值得大书特书。
5年虽然已经过去,但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依然为人们分享和珍惜。这为新5年的前行奠定了基础,形成了特有的强势。我们注意到,姜异康书记在报告中阐述了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思路,更加注重强调“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有效解决群众利益问题;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增强民生政策普惠性;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今后5年山东省委的明确部署和要求,也是在社会建设中确保落实的民生重点。
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就必须深化发展,细化民生。而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利益问题,则是民生的重中之重。社会建设以民生为重,凸显和谐齐鲁强势,山东必将奏响美好生活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