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8月17日电(记者 秦华) 今天上午,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李民,湖北襄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仲初,来自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十八大代表洪刚以及网友代表三江韵等做客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为网友解读十八大代表选举特点。李民分析,这次选举有许多新的做法和举措,体现在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严把代表选举的质量关、突出向基层一线倾斜的导向等。
第一,严把代表的质量关。在五个环节都严格保证质量,一是推荐提名环节;二是差额考察环节;三是公示环节;四是全委会投票确定人选的环节;五是代表大会或者代表会议差额选举。在每一道环节都进行严格筛选,防止“带病提名”,保证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五个环节中,对于初选人实行差额考察,这是第一次这样做,是首创。
第二,突出向基层一线倾斜的导向。这一次在选举代表的过程中,有些地区和单位增加了一些党员代表名额,在这个过程中,多数的基层都是把新增的名额用到了基层一线的党员。在选举工作中,普遍采取宣传引导、源头把关、定向推荐、确保底数等方式,对推荐的名额做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必须保证一定数额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党员,特别是工人党员比例。通过这样足额选举,产生了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党员代表。因此,在这次的党代表选举中,大家看到很多和更多来自生产一线的党员。
第三,在这次选举代表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因为我们党在实行民主化的过程中,认真地落实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要求,因此,在这次选举过程中,各级党的组织也纷纷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发动广大的党员,包括一些在外的流动党员、离退休的党员,关心这次选举,参加推荐提名和代表推荐的具体过程,并且进行逐级酝酿、层层遴选,按照上述几个环节,一步一步地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