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昨日在天津开幕。林毅夫在论坛上表示,投资在短期内仍是拉动经济、摆脱危机的重要工具。只要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包容性的,增长率越高越好。过去中国经济保持了32年的高增长,未来20年每年保持8%增长也是没问题的。
林毅夫认为,内需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消费和投资。目前中国的消费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增速已经很可观了,但是他更倾向将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因为投资不仅可以创造需求和就业,从中产生的收入还能够刺激消费,且可以提高生产率,为下一轮高增长奠定基础。
他认为,当年4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入帮助中国走出了危机,去年中国的通胀率相对全球也较低。此外,日前国家发改委两天内密集批复了60个基建项目,其中包括25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还包括12项公路建设项目等,总投资规模超万亿元,被外界担心是否是2009年“四万亿”计划的重现。
对此,他认为,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出口疲软,同时,四万亿元计划项目也大多走向尾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考虑再来一轮新的经济刺激,而这轮经济刺激要更多依赖于财政支出,而非信贷增长,这样会更好。
“在此次发改委批复的项目中,很多是改善内地城市的基础设施项目,且这些项目依赖财政支出而非信贷,有利于避免当年信贷迅速增长造成的通货膨胀等副作用。”他说。
林毅夫说,此前一些人不太理解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比如1998年实施了基础设施投资,到2002年,高速公路长度翻了五倍,当时一些人质疑这些高速公路是资源浪费,但如今很多高速公路已经拥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