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王虎学: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发展

 时间:2012-11-07 16:42:00 |  王虎学 | 字体:【 】| 阅读: 83

近日,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和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以“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发展”为主题,联合举办了第四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来自全国党校系统、高校系统、社科院系统、中央编译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立足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局,紧密联系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态势,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地位、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其主要观点和见解述要如下。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大家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近十年来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这一创新理论成果的形成,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拥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有的学者强调,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注重借鉴人类社会发展所积累的思想成果,是我们党理论创新发展的一个特点。科学发展观就是在不断破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中形成起来的,它同时也吸收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新思想、新观念。科学发展观同实践紧密相连,其主要思想观点来自实践的呼唤、历史的要求,它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意义

与会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将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包含着现代化的基本取向,体现着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境界,明确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新途径,也拓展了我们认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视野。也有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发展问题的解答,也是对世界发展具有共性问题的回应。科学发展观在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将产生世界性的影响,为当今世界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提供新的智慧和思路。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

与会者一致认为,以人为本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贡献,体现了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化的价值和意义。有学者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理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科学发展深化了当代中国的主题,彰显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很多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价值导向和伦理要求;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继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充实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部特征。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体系研究

大家普遍认为,要从整体上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也有学者提出,应当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来加以研究。有的学者提出,要从发展的角度展开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认为发展的实质是社会结构的变化,而结构的问题就是关系问题,关系归结矛盾,对矛盾的分析也就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研究的展开。有学者认为,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这四句话,只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的集中表述,并不是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容。科学发展观具有什么样的内在结构,有哪些基本范畴,这是深化科学发展观研究必须认真解决的理论问题。有的学者从客观依据、规律认知、逻辑体系、实践证明等层面阐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也有学者强调,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因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始终是围绕着中国问题展开的。不断探索解答新问题,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独特价值。解决实际问题,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也是理论创新能够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意义所在。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问题。当前,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理念已经在逐步深入人心,但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还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有的学者提出,要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这里有观念上的问题,更有体制上障碍。要建立和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的有关考核、评估的机制。也有学者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社会建设和发展中的精神支柱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党风廉政问题。也有学者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中国坚定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肩负起世界潮流引领者和世界和平维护者的责任。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