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会引起国内外热切关注。而且关注热度逐年递升,似有进入高烧区间的迹象。因为每年中国经济都是以8%以上的速度增长,体量已经成为世界老二。据IMF测算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最快到2016年,中国GDP将成为世界老大。
今年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最值得期待,至少是过去10年以来最值得的一次期待。因为,过去10年的领导层平稳且“意外”彻底换届,意义超过美国总统大选。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第二天,美国媒体新闻的头条几乎全是中国十八大开幕的新闻。美国别不服,因为关注美国总统大选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且热情高涨。
不仅如此,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理由还有如下新的更大变化:
第一,12月4日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两个主题十分明确:一是,给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定调;二是,改革。两者相互紧密相连。前者强调的是“稳健性和连续性”。但少了“稳增长”,多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特别闪光点。两者互换,“闪光点”将有后续意义。后者,是完成前者的前提,更是未来所有经济工作指导的最重要风向标。
而经济工作的推动和改革再启又必须需要工作作风的率先改变。因此,“八项规定”一出,让人有“意外惊喜”的感觉。但接下来新领导层的一系列表态和行动,让中国和世界不再总是等待而是更多、更大的期待。
李克强表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让市场振奋的含义是等待的太久。因为改革才是中国过去30多年所有红利的基础和实质,这是认识论。习近平在更早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就强调,“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表达了增长“实实在在”和不再需要“水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所表达的是,依法治国——就只有四个字。
依法治国并不能解决所有经济问题,但依法治国的一个核心就是反特权。而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平权经济,特权经济是经济的邪路、计划经济是老路都不能走,也走不通。反特权的核心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阳光法案值得期待。
第二,“打铁还需自身硬”十八大之后,新当选的习总书记的这一句中国老百姓都懂的俗语,表明反腐决心。接下来的一系列行动让中国民众为之欢呼——反腐“打铁匠”出现了。近期网络罗列了一系列官员“落马”:雷政富、李春城、孙德江、李亚力、单增德等等。反腐行动,前所未有的“秒杀”。
反腐并不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但不反腐肯定会损害经济增长。腐败是对权力的滥用,是对财产权的一种“公然抢夺”。中央的反腐行动不仅让民心有了更多的期待,也会让市场经济主体的投资信心大增和预期稳定。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不论是反特权还是反腐败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这是十八大之后李克强一次座谈会上的讲话。两个核心:一是,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难度很大。二是,我们可能会犯错,但我们会承担历史责任。所谓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意指容易的改革都已经进行了,接下来的改革都会“得罪”既得利益集团。
这些会“得罪”既得利益集团且可能会犯错的改革包括:1、起草和讨论了八年、今年两会政府承诺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新民间调查显示,中国基尼系数0.61被称世所罕见。2、民怨极大、上访最多的农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据清华大学整理编篡数据显示,每年征地纠纷导致群体性事件有18万起。3、已经“物化”过度的城市化,却把农民工挡在了外面的户籍制度改革——媒体早就披露几乎所有市长反对户籍改革。4、“劫贫济富”的利率管制制度——社会保障不足使得低收入这不得不储蓄,但低息和负利率却在补贴国企和权力贷款者。5、嫌民企爱国企的银行信贷制度和投融资制度——外部危机和国内紧缩都使民企成片倒下。国进民退的国企制度改革——有返回计划经济老路的嫌疑。
接下来的改革,没有一项不是处在“深水区”、不需要“攻坚”的。因为,每一项改革可能都会触及既得利益集团。
第四,十八大新一届领导层产生以来,外界好评如潮。最具代表意义的至少有两条,一是,中国新领导层被外界称作中国“梦之队”;二是,香港人对“一国两制”更有信心。这让极少、极少“港独”分子灰心丧气。
第五,“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国股市是最直接的信心反映和检验。已经熊冠全球五年之久并依然不大创出新低的A股,这与全球经济增速始终第一的基本面完全背驰,其中主要原因是制度方面的,但另一面却是信心——不仅是对中国经济未来,更是对中国改革的信心不足。民众对未来的信心和投资者对未来收益预期,取决于中央改革的决心而非GDP增长多少。
“1949”,那是事关中国解放前与后一个数字,1949年之后,所有的中国人都认同那是代表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年份。“1949”,这或许只是一种调侃和巧合,但巧合之中或许蕴含“天意”。至少股民、至少先知先觉的部分股民会这样“认为”。
12月4日是新一届政治局召开会议的日子,并非巧合的也是股市创造“1949”新低的日子,第二天一个大阳是股指重回2000点(年)之上。或许,历史将记录“1949”股市再也看不到这个点位了。因为,一场更加艰难、意义更加伟大的改革终于再次启动了。别忘了,今年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20周年。
困惑与思考。新一届领导层上任之后,动静之大完全超出市场想象。新领导层目前的表态和行动,与之前差异过大。困惑在于,为何差异如此之大。思考在于,现在及未来的行动,不可能没有得到上一届领导层的“知会”甚至支持。唯一的解释就是,两届领导层达成了某种默契(或许在共谋大事),并得到上一届(至少某些关键领导)的全力支持。
2013年,也就是明年,中国和世界经济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中国的改革已经确定的。或许,明年中国经济会波动、还可能继续下行,但改革会使中国GDP成为世界老大的这一天,早点来到。我们只是再度崛起,因为,很早、很早以前我们一直是全球经济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