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王学力:收入分配相关十大事件评述

 时间:2013-01-08 14:10:00 |  记者 万鹏 | 字体:【 】| 阅读: 195

回看2012年我国工资收入分配,可以说有喜有忧,喜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也呼之欲出,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忧的是受经济下行影响,一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受到影响,不同群体工资收入增长发生分化。为此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王学力,请他对2012年我国工资分配大事件进行评述。

王学力认为,归纳起来,2012年工资收入分配领域的十大重要事件是:

事件一: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历次党的代表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目标一经提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并不是人人翻番,不是指社会成员中的每个人收入等比例增长,而是在收入分配关系调整与优化基础上的翻番。未来几年,不同群体收入增长将有快有慢,有高有低,其中,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速度要快一些。为此,职工工资增长也肯定会有差异,2020年前,中低收入群体职工工资增长要明显快于其他群体,对于低收入职工群体来说,这应是一大利好消息。

事件二: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时间表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于2004年启动,但由于收入分配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方案一直未能出台。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任职最后一年要做好五件事,其中第一件就是“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提出要“调节收入分配,要限制高收入者的收入,特别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高管人员的收入,要增加中等收入的比重”。八年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温总理郑重承诺之后,重新燃起了国民的期待,社会各界对做好收入分配改革的寄予了很高的希望,百度搜索关于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内容已经达到几百万条,成为出现频率较高的热词之一,彰显了社会民众对于以公平分配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案的期盼。

从民众关注的工资分配重点看,主要期盼在以下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一是希望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能够明确改革的目标、路径和措施。二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三是调整好工资收入分配关系,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更要分好蛋糕。其中的重点是加大对垄断行业及企业高管人员薪酬收入的调控,同时,在提低扩中上下功夫,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构建“橄榄型”的财富分配结构。要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公务人员的收入差距,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尽快完善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等。四是要在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方面下功夫。在初次分配领域,通过市场手段使劳动报酬与企业利润增长同步,通过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谈判理顺资本所有者、企业高管层与一般职工的收入分配关系。五是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收入分配的透明度;加大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力争在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事件三:不同群体工资增长出现分化

受出口不振、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及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12年,我国实体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显著下滑,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部分行业全行业亏损现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 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40240亿元,同比仅增长0.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6.04%下降到5.46%。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3个行业同比下降,1个行业继续亏损。从行业看,钢铁、建材、光伏太阳能、风电、船舶、纺织、电子信息等行业经营困难,部分行业甚至处于整体亏损边缘。不少中央企业反映,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2012年的形势更为严峻。由于多数企业员工绩效工资是与企业效益相挂钩的,因此,当企业的产量下降,营业额和利润减少时,则员工的绩效工资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企业效益大幅下滑行业企业员工工资收入,不仅不会增长,还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一些企业为压缩生产成本,采取对员工福利进行优化的方式,通过削减员工福利开支,达到控制人工成本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员工的福利水平也会下降。

在一部分行业企业难以为继的时候,也有一些行业未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企业效益增长比较快。据统计,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白酒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3131.1亿元,同比增长26.57%;实现利润总额达575.8亿元,同比增长54.08%。为此,五粮液2012年上半年员工薪酬增幅达到22%左右。统计显示,食品饮料、科研服务业、证券期货行业、银行业、信息传播、卫生保健、生物制造业等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同比出现上涨。

因此,2012年员工工资收入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情形,对于效益上升的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而效益下降幅度较大的企业,员工全年收入增长会受到较大影响。可以说,2012年不同群体员工工资收入出现较大的分化。

事件四:企业中长期激励政策进一步完善

2012年8月5日,证监会公布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即将开闸。员工持股计划指上市公司根据员工意愿,将应付员工工资、奖金等现金薪酬的一部分委托资产管理机构管理,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的制度安排。即将推出的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将有助于增加员工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完善企业中长期激励政策。《暂行办法》征求意见以来,已有一些上市公司为员工持股做出了制度性安排。

事件五:同工同酬难题有望实现突破

2012年1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如何切实维护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草案拟通过严格限制劳务派遣用工岗位范围,对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实行行政许可等,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避免用人单位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等方式,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草案通过后,将会给劳务派遣人员带来福音,有助于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

事件六:铁路限薪有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012年之初,铁道部下发了增加企业职工工资的指导意见,其中规定对部门正职以上人员进行薪酬上限限制,副处长税后收入加上住房公积金以及各类补贴年收入不得超过18万,处长上述各类年收入不得超过22.5万。与此同时,对一线普通工人进行加薪,铁路一线工人月薪上调400元左右。这一措施在社会上引起较好反响,也为国家调控行业工资分配关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铁路系统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符合当前收入分配改革的趋势,有利于调动一线人员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说,铁路系统的限薪措施,对其他行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有借鉴意义。

事件七:出租车司机劳动权益保护得到加强

2012年2月27日,交通运输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全国出租车行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规范出租汽车企业的劳动关系,合理确定承包费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出租车司机每周至少休息一天,逐步推行出租汽车企业员工制经营模式。长期以来,出租车司机超时超劳不超得现象一直为社会所关注,也是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一个难点。相信以此次有关部门的推动为契机,出租车行业有望逐步建立起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使全国200多万名出租车司机实现有尊严地劳动。

事件八:女职工劳动权益得到进一步的保护

2012年4月28日,国务院公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其中,将女职工产假从过去的90天增加到98天,并且对女职工怀孕流产的产假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出台,能够更好地保障女职工的工资分配权益,有利于保护和调动女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事件九: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稳慎推进

2012年4月16日新华社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要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对其他事业单位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实施绩效工资,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等。这些原则要求,对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根据中央精神,一些地区推出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意见。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在提高干部职工包括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的同时,也有利于理顺事业单位与机关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事件十: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突破2000元

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突破两千元大关,达到2049元,比2010年增加359元,增幅达21.2%。农民工是我国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目前总人数已经达到2.5亿多人,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生力军。应当说,农民工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多种原因,农民工工资收入一直比较低,在许多人的脑海中,农民工是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以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为标志,国家加大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工工资增长的政策措施,促使农民工工资增长进入了快车道。2003年农民工人均月工资收入为781元,到2007年达到1060元,四年合计增加279元;而从2007年到2011年,四年间,农民工人均月工资水平合计增加989元。工资水平提高速度明显加快。

王学力分析,总体上说,2012年给人的印象是收入分配改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有一种被向前推着跑的感觉,相信在2013年,中央在工资收入分配方面将有大动作,收入分配改革的春天将要降临。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