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观点聚焦:“评论”眼中的基尼系数

 时间:2013-01-21 15:04:00 |  本网编辑 | 字体:【 】| 阅读: 181

新华评论:怎么看国家统计局公示的基尼系数

关注基尼系数,既是民生诉求,也是发展考量。一方面,基尼系数太大,说明贫富落差大,穷人权益会受到制约,分配的公平属性也难得保障;另一方面,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也会导致高收入群体有支付能力但缺乏购买意愿,而低收入群体则望物兴叹,消费拉动更为困难。基尼系数上的关切,不仅仅是个“钱”的问题:物质之外,还有橄榄形社会结构及良性社会心态问题。

对基尼系数的纠结,就像我们当年对PM2.5的吁求,数字不是目的,治理才是根本。再客观的数据,总是理论或模型上的标点,无法代替柴米油盐的人生。越是对基尼系数看重,说明公众越是希望有更公平而美好的生活,“国家统计局公布2003至2012年基尼系数”,但愿是宏观制度设计与微观权力作为纠偏与校准的第一步。

光明时评:官方首次公布基尼系数意义何在?

官方首次公布基尼系数,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不管基尼系数是否掺杂水分,公布总比不公布好。有些数据,越是瞒着,反而毛病越多。因此,将数据大胆地亮出来,听听“杂音”,反倒有助于改正。众所周知,基尼系数的高低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自然结果,这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基尼系数方面,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肯示人。

曾几何时,基尼系数到底是多少?一直讳莫如深。特别是近年来,这个问题成了一个悬疑,各方莫衷一是。自2004年公布中国基尼系数为0.465之后,再也没有见到国家统计局公布过基尼系数的具体数字。而最近十年,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究竟如何,公众是多么期盼在基尼系数上找到答案。

人民时评:基尼系数过了“警戒线”的警示意义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差距的一个参考值,首次晒出基尼系数,表明党和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我国基尼系数处于0.47到0.49区间,不能算低。尽管有人基于一般发达国家的薪酬制度、收入结构和社会福利体系所设的标准,把0.4作为基尼系数的“警戒线”,同时对基尼系数到底有多高还存在争议,但正视和解决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应该提上日程。

现实问题说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目前的难点是,“提低”,上位法难以提供法律支持;“扩中”,缺乏配套的财税制度;“限高”,还需要有更完善的政策措施。因此,解决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关键点和突破口,都在优化顶层设计、增加制度供给,以实现综合治理。正如党的十八大指出的,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革工资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