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建设廉洁中国的进军号角

 时间:2013-01-23 11:00:00 |  本网编辑 | 字体:【 】| 阅读: 189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黄苇町指出,从党的十八大选举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至今只有两个多月时间。但从大会结束后新常委的记者见面会,到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从年终的中央政治局听取中央纪委的报告,到这次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我们党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反腐败斗争上可以说动作频频: “八项规定”成为了治奢、治虚、治特权思想,开一代新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人民群众的反腐败热情高涨。一些网络爆料腐败的可信度和提供的线索、证据的质量明显提高,例如“多户口”者的登记姓名、身份证号、落户派出所;还有名下房产的位置、门牌号、面积、合同金额等。新闻媒体的调查及时跟进,党和国家反腐败专门部门的介入也非常迅速,立案和查案效率明显提高,有的在以小时计的时间里便宣布了初查结果。用“惶惶不可终日”来形容有些涉贪官员当前的心态并不为过,而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却从其中感受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滚滚春潮,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进一步增进了对我们党一定能战胜腐败的信心。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的重要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思路和总原则,对于纪检监察战线和全党的工作,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总书记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为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的同时,再次强调“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并将之作为建设好我们的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前提,这是引导我们从最高的站位和最宽的视野来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

还有,总书记提出,反腐倡廉和拒腐防变,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更是言简意赅。因为只有下大力气经常抓,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才能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同时,总书记也是在告诉大家,反腐败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滋生腐败的条件仍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人民群众的期待很高是好事,反映了对我们党的信任,但我们必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要通过我们长期不懈、扎实有效的工作,来不断压缩腐败活动的生存空间,逐步实现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干部清正的目标。因此,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的党员干部既要有下大力气抓、经常抓的决心,又要有不懈抓、长期抓的恒心;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既要有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相信我们党能战胜腐败的信心,又要有与腐败现象长期斗争的耐心。

总书记强调要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严明政治纪律,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也是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的。大量事实证明,在多元化意识形态并存的环境下,维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统一是保持党的战斗力的重要前提。特别当前正处于抢抓机遇、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和攻坚时期,能否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关系重大,也是一个党员干部是否有大局意识的体现。实际上,总书记是再次强调了纪检监察工作要为党的中心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要求。

总书记还形象地说,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如果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这句话的分量是非常重的。总书记还提出,八项规定作为切入口和动员令,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也就是说,各地在贯彻八项规定时,不能只追求“形似”,更不能用新的形式主义来取代旧的形式主义,而要真正从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坚持党的宗旨出发来切实改进作风。他还提出了改进作风的两大原则或路径。一个是提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也就是要坚决摈弃有些干部只说不做、言行不一等为群众所诟病的官场陋习。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八项规定作为十八大后颁布的第一个廉政建设方面的文件,管的是政治局成员,并没有涉及下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但因为做到了“先禁其身而后人”,很快就产生了“不令而行”的效果,带来了各级党风政风的大转变。另一个是提出要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就要及时整改。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在精神力量,是说不出这些掷地有声的话的,这也是对“经常抓”、“长期抓”要求的进一步具体化。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更非常形象地指出了我们反腐败斗争的两个重点。“老虎”主要指那些位高权重的腐败分子。个别握有重权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贪污受贿金额数以亿计,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有的领导干部的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权力的影响经商办企业、批地拿项目,甚至在境外购置豪宅,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但有些人由于处心积虑地经营日久,关系网盘根错节,查处起来阻力很大。但这些腐败行为如果长期得不到惩治,势必严重动摇人民群众对我们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信任。“苍蝇”则是指那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活动。这里腐败活动的特点是相对而言量大、面广,个案金额未必高,但由于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会严重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威胁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一些危及稳定的社会冲突和群体性事件,就与其中存在的腐败活动分不开。所以,总书记提出,“老虎”要打,“苍蝇”也要拍。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这非常重要。大量事实证明,人民群众衡量我们反腐败工作的最主要标准,就是腐败分子能否受到惩治,腐败活动能否受到遏制。某些腐败分子有恃无恐,也是建筑在“伸手未必被捉”的侥幸心理之上的。只有坚决惩治腐败,才能取信于民,才能极大地提升腐败犯罪的成本和风险,惩防体系建设中的教育、监督、纠风、制度、改革等措施才能发挥作用。总书记还强调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工作,关心爱护纪检监察干部。特别要注意保护那些党性强、敢于坚持原则的同志,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也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纪检监察工作作为“得罪人”的工作,更要求坚强的党性,要求我们珍惜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利益的干部,这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条件。

总书记还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则进一步突出了制度建设在预防腐败中的作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个比喻非常形象,也切中要害。因为产生腐败的直接原因就是权力缺乏制约监督,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通过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是最重要的预防腐败措施之一。

最后,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也是讲话中令人耳目一新的提法。总书记提出,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里对于什么是共产党人正当的个人利益和正常的工作职权,什么是谋求私利和特权,做出了科学的界定。而总书记所以将反对特权作为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来看待,就因为特权最大的危害不仅在于享有特权本身,更在于享有特权者因为远离普通人的困苦而无视这种困苦,至少没有解决这些困苦的迫切性。特权使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社会公正,受到严重破坏;使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受到严重破坏。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求党员干部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

总之,总书记的讲话不仅高屋建瓴,而且使用了很多高度凝练、内涵丰富、形象生动、不落窠臼的语言,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中央精神的理解。

相关阅读:

拒腐防变要警钟长鸣

各地干部群众对反腐倡廉充满信心

邵景均:反腐败不讲纪律不行  

党的十六大以来,每年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人有12万到17万不等,其中一些人沦为腐败分子。分析一下这些腐败分子的腐败轨迹可以看出,不管他们怎么花样百出以权谋私,期权化、迂回化也好,智能化、国际化也罢,都是以违法乱纪为典型特征的。抓住了严明纪律这个关键环节,就是抓住了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牛鼻子。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实践表明,加强对干部的管理,严格执行和维护纪律,特别是党的政治纪律,就能够把腐败压缩到最小的空间。惩治和预防腐败,不能没有严格的纪律。

严明党的纪律,必须对纪律有一个正确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事实上,一个党如果允许它的党员完全按个人的意愿自由发表言论,自由行动,这个党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不可能有战斗力,党的任务就不可能顺利实现,更不可能有党的清正廉洁。因此,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员干部远离腐败,必须严格地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

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许许多多清正廉洁优秀干部的实践表明,真正做到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就会从更高层次上自觉地远离腐败。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切实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在这方面,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严明党的纪律,要求党的各级组织要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纪律的责任,加强对党员遵守纪律的教育。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入党理应守党纪,从政务必讲政治。我们党的纪律反映了全党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全党统一意志的生动体现,因而是建立在全体党员自觉遵守基础上的铁的纪律。只要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党就能够在政治上保持高度的集中统一,把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越是风云变幻,越是“乱象丛生”,越是腐败“易发多发”,越要懂得“没有纪律是不行的”道理,更加自觉遵守和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及各项纪律。这一点必须十分明确。

周淑真:三个“绝不允许”显示了中央的决心和魄力    

十八大过后的一个多月,党中央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和步伐,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腐败分子已经感到了反腐败的威胁。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彰显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表明新的党中央认识腐败的严重危害,同时也认识到反腐败的严峻形势,“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这些论述、提法掷地有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的巨大鼓舞。

把党的工作风与反腐败斗争相联系,是这次讲话的又一大特点。提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同时声明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最终效果是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执行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规定,把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

第三,在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更加具体有力。提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第四,为使反腐败的斗争顺利的开展,向全党强调政治纪律,在既得利益面前,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对反腐败有抵触情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三个“绝不允许”显示了中央的决心和魄力。

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目标,习总书记的讲话是朝这一目标迈出的关键和坚实的一步。许多思想和观点耳目一新,令人振奋,倍受鼓舞,我们期待着反腐败工作持续深入,取得实效,确保实现干部清廉,政府清正、政治清明。

李民:从制度建设入手根治公共权力滥用   

李民教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关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重要讲话既正视了我们党存在着的公共权力腐败问题,也表明了中央要从制度建设入手,遏制、惩处腐败的决心。这表明了我们党的勇气和力量。

她谈到,党的十二大就提出了“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相继出台了各个方面的法规和条例,但利用公共权力行一己之私,一个小集团之私的不正之风和对公共权力的亵渎、滥用所导致的权力腐败却仍然屡禁不止,时有发生。所有这些,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李民教授指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让人民群众又一次看到了希望。如果说中央政治局关于端正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是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则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讲话就表明中央要下大决心从制度建设上根治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腐败。这毫无疑问是向世人的公示:中国共产党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动真格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以形成完整的、环环相连、切实可行的、卓有成效的科学的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的制度体系。

她强调到,唯有如此,才能够惩处、遏制、根治权力腐败,才能够保证公共权力切实用来为人民做事,党才能够继续得到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也才能够在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积极参与下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

李民教授最后谈到,她相信,总书记的这个讲话一定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强烈呼应和拥护!也相信中央既下了决心,这项重要的制度体系建设一定会做好。

周英峰:建设廉洁政治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传递反腐倡廉新信号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发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动员令,也为实现“三清”目标绘就了路线图。

从严治党 彰显决心恒心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总书记的这个提法,给《求是》杂志社研究员黄苇町留下了深刻印象。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加大反腐纠风力度,李春城等省部级官员相继被免职甚至接受调查。各地也查办了一批腐败堕落官员,人民群众对党惩治腐败充满期待。

黄苇町说,腐败现象短期难以根除,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常”、“长”二字,体现了党对反腐倡廉形势的清醒认识,既宣示了从严治党的决心、长期作战的恒心,也进一步强化全党和全体人民反对腐败的信心。

严明纪律 维护团结统一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总书记特别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说。

黄苇町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当前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淡漠,个别地方和部门对中央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在经济快速转轨、社会加速转型的特殊时期,各说各话、各行其是对党是非常危险的。

为严明政治纪律,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狠抓作风 强化源头防治

“分析以往腐败案例,腐败分子大都是从不良作风滑向腐败堕落的。在中纪委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了很大篇幅讲改进工作作风,揭示了改进作风与防治腐败的密切关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总书记的话非常有现实针对性。当前,党内存在的奢侈浪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腐蚀党群、干群关系。总书记的话,无疑给全党服了一副清醒剂。”黄苇町说。

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指出,八项规定对改进工作作风开了一个好头,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这为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从源头防治腐败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惩防并举 科学有效防腐

习近平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在汪玉凯看来,总书记的这个要求,实际上回应了老百姓一个普遍的疑虑,那就是反腐败是不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让人民群众进一步看到了中央反腐的决心。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程文浩认为,总书记用了一个形象说法,表明党将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也表明党更加注重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周淑真说,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治,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在万众期待之中,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党中央防治腐败的信心,也迈出了建设廉洁政治坚实的一步。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