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正确处理“十个”关系来保持纯洁性

 时间:2013-03-12 15:25:00 |  阎根生 | 字体:【 】| 阅读: 164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加强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结合在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中的体会,我认为正确处理好“十个”关系,是共产党人保持纯洁性的内在要求和坚实基础,是我们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和力量之源。

一、做人、做事、做官

做人、做事、做官,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终生的人生实践来回答的问题。做人做事做官密切关联、高度统一、相辅相成。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第一位的问题是学会做人。做人决定做官,人品决定官品。只有首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好事、做好官。做人是根本,做事是目的,做官是载体。事实充分证明,人生的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成功,人生的一切失败都是做人的失败。常言道:“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官有止境,做人无止境”。那么该如何做人呢?一句话:堂堂正正。就是要做到:诚信而坦率,正直而忠诚,宽厚而善良,严谨而负责。该如何做事呢?也是一句话:踏踏实实。就是要做到:爱岗敬业、严肃认真、张弛有道。该怎么做官呢?还是一句话:清清白白。就是要做到:公道正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

二、人品、文凭、水平

一个既有人品又有学位且有水平的人,一定是事业有成就,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有人品且有水平而无文凭的人,通过后天的知识积累,同样可以达到事业顶峰,实现人生价值,造福于人民;而一个虽有学位却不注重人品塑造的人,文凭有可能成为一张废纸,事业一无所成,甚至会走向人生歧途。文凭只是表明一个人经历了什么样的教育,并不能完全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人品与水平没有恰当的客观条件也不能体现为文凭,有学位、有学问,但没有良好人品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人品重于水平,水平重于文凭。人品优劣,历来是权衡一个人是否能担当重任的首要条件,哪怕是一个“才高八斗”的人,倘若轻视人品的自我修养和塑造,是绝对成不了社会有用之才的。人品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是支撑能力水平的基础,人如果失去了这种价值和基础,能力水平就无法体现。古人云:“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说得就是人品重于能力的道理,德才兼备最重要。聪明才学失去良好品德的驾御,就可能会变成罪恶的力量。要培养自己的才智,更要修养好自己的品德,两者都是极其重要的,缺一不可,既要有学问,更要有人品。尤其是在构建诚信、和谐社会的今天,人品与水平的完美结合才能充分体现人的价值,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

三、人情、原则、政策

人情,情面也,即为人之常情,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礼节应酬等习俗。原则,通俗地说,就是人们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和标准。没有人情,这个世界就没有了温暖;没有原则,这个世界就没有了规矩。一些人往往因人情面子而轻率地丢弃了原则和公道,对他人有失公平,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人情与原则不仅是为官者应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每个人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那么,应该怎样把握人情与原则的分界线呢?一句话,不以感情代替政策,不拿原则换取人情,严格按政策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要做到这一点,一要加强学习,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二要用辩证的方法来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合理摆布好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克服和消除影响公道正派的各种障碍因素,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三要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用优秀的人品和浩然正气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四、名声、权力、利益

党员干部的名声是党性觉悟、人格力量、事业成就、社会奉献等因素的综合表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努力才能积累,需要持久地付出才能获得,所以叫“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于为老百姓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正当的利益应当是通过自身劳动付出获得的财物。名声、权力、利益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各级领导干部历来把个人名声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尺,好名声对高职位和大权力的获取有很大的影响,名声与权力又是获取利益的先决基础。为此,一要深刻认识我们手中的权力是谁赋予的、是为谁服务的。组织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是为人民谋取幸福生活的,履行这种权力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的人生价值所在,这个权力不能成为我们为自己和亲戚、朋友谋取利益的便利。二要深刻认识利益对我们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古人道,“无财不足以养道,也不足以养身”,尤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是一种潮流,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当明确自己肩上的使命与职责,也应当吸取以个人利益为先而误入歧途的教训。三要深刻认识浮躁名声心态的危害。市场经济发达、社会正处转型,务虚名者不乏其人,拿名声抵押权力、兑换利益者不乏其人,但我们应当认真审视,如果德才不济,一味追求名利,我们所得到的不是真正的幸福,而是一颗孕藏危机的苦果。我们应当时刻警觉,名声是我们仰慕的,利益是我们所需的,权力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我们应当常怀律已之心,珍惜荣誉名声;常怀敬畏之心,力戒权力私用;常思贪欲之害,力戒见利忘义。

五、个人、组织、全局

党的组织纪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内涵要求我们必须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摆正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组织(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表现到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上,就是要求我们党员干部树立全局观念,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全局、组织与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组织利益是带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利益、是组织中所有成员的共同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证,组织利益的实现归根到底是为了保障组织成员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的更好实现。为此,我们的每一个同志面对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矛盾时,要克己奉公,理性调节、缓和和消除其矛盾,在为组织利益、全局利益奋斗中实现个人利益,人们常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个人利益实现后,要怀着感恩之心,紧紧团结在组织周围,为实现更大更全面的组织利益作出自己的贡献。

六、自己、同事、领导

在现实中,自我价值往往要通过自己溶合到一个团队中,经过团队内各个成员相互协作完成共同目标的过程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发挥着组织、协调、引领团队充分履行职能的重要作用。站在最大程度实现自我价值的角度而言,如何更好地与同事合作、配合领导的统一指挥,完成好自己的岗位任务。首先要讲和谐。科学发展的前提是和谐。具体到一个部门单位,要实现自己与同事、与领导工作协作的基础也是和谐,“团体即家庭,同志即手足”,大家在一起工作是缘份,要有亲情,要遵守规矩、有序协作,工作中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政令畅通,协作愉快。第二要重修养。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克服自身不足,与同事合作做事,要保持谦让的心态,立足大局,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不以个人好恶判断是非,多拿自己的短处同对方的长处相比,做到以高质量的工作、谦诚的态度和虚怀若谷的气量来相互感召、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相互认同。第三要讲辩证。在利益、名誉、得失面前,要辩证地想问题,中华传统哲学经典《菜根谭》中有话说:“行不去之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这就是说,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的道理;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知道给予别人三分便利,这样才能使前进的道路一帆风顺。留一步、让三分决不是消极的退让,而是以退为进,在成全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打通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方便之门。

七、学习、工作、生活

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是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保障;工作是我们对学习成果的检验和人生价值的体现;生活是我们学习和工作所追求和达到的目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通过学习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习的能力,他就不可能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可以说,我们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注重学习,树立四种学习观,即树立“加压学习”的学习观,努力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树立“能力学习”的学习观,努力实现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的转变;树立“效益学习”的学习观,努力实现由“单纯学习”向“效益学习”的转变;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努力实现由“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的转变。总之,人的一生要认真地学习,积极地工作,乐观地生活。

八、勤奋、机遇、成功

成功是我们每天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过程中不懈追求、预期达到的目标,成功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喜悦,是人生的动力所在,也是人生的价值所在。如何实现成功,一位伟人说得好,“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机遇”。勤奋是成功的决定条件。古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一个人事业的成功,要经过从小学到大学知识的积累,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历练思想、增长见识,要坚持修身养性、提高素养,要锻炼身体、强壮体魄、磨练意志。只要我们孜孜以求地勤奋学习,勤奋探索,勤奋实践,我们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反过来,无论干哪一行,没有勤奋,将一事无成。机遇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成功而言,“机遇”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人一辈子做事,不管从事什么行业,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有良好的机遇。但是,机遇不喜欢懒汉,也不欣赏投机,“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机遇总伴随着勤奋努力的人,只有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等机遇来临时,你就会比别人更具有把握好机会的能力。成功者善于创造和等待机遇。如果说发现机遇是识时务,而把握好机遇方为俊杰。机遇在我们的周围每时每刻都客观存在着,但好多机遇需要靠智慧、靠能力、靠勇气去挖掘和创造,这种挖掘和创造的过程是成功者发现机遇把握机遇的过程。同时,我们还要辩证地来认识成功,只要我们的付出得到大家的认可,就是成功;只要我们的努力能给别人带来幸福,就是成功;只要我们的工作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就是成功,而不是说当多大的官才是成功。总之,一个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机遇是重要的,但机遇只是一个条件,重要的还是在于你是否有辛勤的付出和努力。

九、起点、转点、终点

起点、转点和终点,是我们人生道路必然经过的三点,这三点既互相联系,又各有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转点也是起点,终点也是转点。对于一个人的工作时期来讲,青年时代重在起点,中年时代关键是转点,进入老年主要是看终点。起点是基础,主要看怎么干。对于一个人来讲,开好头、起好步是至关重要。因此,在青年时代,就是要坚持远大理想、坚持刻苦学习、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开拓创新、坚持高尚品行;就是要立足岗位、立足实际,具有勇立潮头的浩气、超越前人的勇气、与时俱进的朝气。转点是关键,主要看干成啥。对于多数人来讲,进入转点期,也就进入了中年期,这个“转点”可能是职务上的升迁,也可能是工作岗位的变化,还可能是心态上的成熟。这个时期是成就事业的时期,也是铸就辉煌的时期,更是矛盾凸显时期,从家庭来讲是上有老下有小,从单位来讲是上有领导下有同事。因此,在中年时期,就是要树牢事业心、守住平常心、坚持进取心,真正把“中转站”变成“加油站”;就是要站位全局、拓宽视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开创新局面、做出新贡献、铸就新辉煌。终点是总结,主要看干了些啥。进入这个时期,也就进入了我们的收获期。在这个时期,主要是保持,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优良的作风、卓越的精神;就是要勇于担当起“扶上马送一程”的历史责任,克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消极思想,站好最后一班岗,给党和人民留下好印象;就是要守得住底线、留得住清白、保的住晚节,要留遗产而不要留遗憾,要留赞声而不要留骂声,要留下美好的回忆而不要留下不忘的怨气,从而画好一个圆满的句号,去迎接新的起点——夕阳红的到来!

十、过去、现在、未来

客观事物的发展往往有过去、现在、未来三种状态,现在的逝去成为过去,现在的延续就是未来,现在是对过去不断总结创新和对未来不懈策划奋斗的具体行动,表现在时间的步伐上,未来姗姗来迟,现在象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不能认真把握现在,即使对过去了如指掌,对未来洞察先知,也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现实中没有必要对辉煌的过去念念不忘,对人生的败笔耿耿于怀,浸泡在往日的追忆;也没有必要总是幻想未来的美景,而不注重现在一分一秒的积累。联系到我们现在的工作,科学把握现在的一切至关重要,?过去现在未来,现在是支点,是核心,把握现在,就是要从现在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天,扎实干好每件事,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工作、投入学习,投入生活。只要从现在开始,就无所谓早或迟,从每一个具体行动开始,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收获。现实的奋斗过程往往是艰辛的,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当你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当下的艰辛转眼之间就成为了过去。把握好现在就是把过去的收获和未来的憧憬连接起来,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因此,把握好现在,也就有了灿烂辉煌的未来。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