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之综述

 时间:2013-03-19 17:56:00 |  | 字体:【 】| 阅读: 16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确立了根本方向和基本价值,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对我们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在我们政治话语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意识形态的一以贯之具有极端重要的理论价值。

“中国梦”: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确立奋斗目标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已成中国全社会共识的最新支点,将中国国家政治的确定性向社会实践层面再推进一大步。中国社会处在空前开放的时代,变化在各个层面充分展现,具体的不确定性很多。中国面临大的确定性向基层不断深入,凝聚中国多元化时代新型团结的过程。

中国梦,呈现发展蓝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难轻言跨越的长的历史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尚未成功仍需努力。要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不灰心丧气,不松懈动摇,理想与蓝图尤为可贵。

“中国梦”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实质与科学价值的同时,从话语体系上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换,给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一个既能有憧憬有超越又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一个既科学崇高又喜闻乐见的理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亲和、更加清晰、更加具体。

中国梦,凝聚改革共识

开放变革的中国也是社会转型分化的中国,在社会转型分化的背景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阶层、群体也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往往各有诉求甚至大相径庭。固然历史进步的合力迟早会把这些追求与梦想汇集成平行四边形,但这样的四边形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轮廓,其中的社会成本与代价将会有多大是十分不确定的。

通过“中国梦”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诸色人等大大小小五彩缤纷的梦想汇聚为一个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愿景,在不同中寻找和呵护共同,在共同中尊重和保护差异,这样就可以把13亿人的力量汇集于一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有了共识,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战胜?有什么样的理想不会实现?

中国梦,激发奋斗勇气

追梦是因为现实不尽如人意,圆梦就要去直面现实、改造现实。很多的时候,我们面对心有不甘的一些现实状态之所以有无奈的感觉,不是因为没有改变的办法而是因为没有改变的勇气,以至于把一些本不应该成为梦想的状态当做了梦想。(来源:学习时报、环球时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塑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主体,决定了“中国梦”既是个体梦又是国家梦。“中国梦”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基础上的梦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全民族的奋斗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实现自己的发展,建设自己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共同富裕作为根本原则,始终注意让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能为人民群众共享,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平发展,决定了“中国梦”既是中国梦又是世界梦。复兴不仅是经济政治的复兴,更是文化文明的复兴。我们要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一个能彰显五千年灿烂文化、能传承五千年悠久文明、能把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共享、能用自己的软实力促进世界共荣共进的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成果有机结合创造性转换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为中国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文明的基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决定了“中国梦”既指向未来又呈现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指向未来又属于当下,这就为“中国梦”同时设定了两个时间坐标。面向未来,“中国梦”承载了我们一切美好的希冀与追求,民主充分、法治昌盛、权利神圣、国富民强,乃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等,都是其题中应有之义,通向这一梦想的道路没有休止符。

着眼当下,“中国梦”要求我们一切的制度安排、一切的政策导引都应努力扶正驱邪,去恶向善,通过阶段性的目标一步一步为走向新社会奠基铺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表明“中国梦”的起点就在脚下而不在别处。(来源:学习时报,作者辛鸣)

中国道路:通向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梦不同,圆梦的道路亦不同。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自己的路,这就是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是一条为了我们自己的路

中国道路的内在机理与运行模式决定了它可以形成强大的统一意志和组织力量,让全国成为一盘棋,把一切经济政治社会资源都组织调动起来,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上下贯通,统一行动,重点攻关解决难题,快速高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完成各种任务。

中国道路统筹兼顾、求同存异,在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发展进步中的有益经验,吸纳人类文明进步的各种成果;在消除不利于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的不利因素,克服阻碍社会群体创新奋进的不良现象,营造各尽其能的氛围和环境,把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等等方面,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具有了独特的优势。

中国道路是一条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路

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现在,三十多年的成功实践又让我们对这条道路充满自信。连续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13亿人口的总体小康、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表现、在一系列大事难事喜事方面的作为等等,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乌托邦,而是一场伟大的、已经成为实践的社会运动。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的确立,我们在未来发展的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道路是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

马克思曾经讲过一段话,一个社会发展的条件不是我们自己选定的,而是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我们不可能避开这些因素和这些因素所带来的既定状态。国情就是这样一种因素。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发展程度都是不可选的、都是既定的,甚至是特定的。任何道路如果不与具体的国情相适应,就会水土不服,难堪大用。(来源:学习时报、人民日报)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