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美国需警惕“养虎为患”历史重演

 时间:2013-04-17 13:32:00 |  倪鑫 | 字体:【 】| 阅读: 150

4月15日,克里在东京与安倍晋三举行会谈。

4月15日,克里在东京与安倍晋三举行会谈。

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大萧条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的混乱与大规模的失业。混乱内政反映到外交上,加剧了国际形势的紧张与动荡。原先掩盖在和平、发展假象下的各国间政治经济矛盾不平衡集中爆发出来,国际、国内正常秩序逐步陷于瘫痪状态,民众的挫折感、紧张情绪日益尖锐,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与政治紧张关系不断加深。

面对外部环境的恶化,整军备战成为不少国家的选择。一些国家右翼势力趁机打起了民族主义的旗号,蛊惑人心、煽动复仇情绪,争取民众支持。希特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许诺解决失业问题、砸碎《凡尔赛和约》的枷锁以及宣扬种族“优劣论”、坚定反对共产主义而获得民众狂热支持,从而攫取政权,建立法西斯统治。日本、意大利也通过积极扩军备战,奉行侵略扩张,来化解危机。出于推翻一战国际体制安排的共同利益需求,德、日、意三国结成法西斯“轴心”,急剧改变了世界力量均势。而在欧洲另一端,苏联国力增长迅速,但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正日益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排挤。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英法等为了维护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在自身实力衰落的情况下,奉行现实主义均势战略,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威胁与正在崛起中的社会主义苏联挑战,幻想以德国因素来平衡苏联因素,因而对德、意、日不断突破《凡尔赛和约》限制、整军备战以及作出的各种侵略举动,采取“绥靖”政策,坐视其恣意挑战国际体系,企图通过安抚、诱导等方式将“祸水”东移,实现遏制德国、打败苏联、消灭社会主义的目的。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公然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英法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而后来的事实是,希特勒巧妙地利用英法的退让、默许,以进攻苏联的战略佯动迷惑英法,先后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闪击波兰,在不断取得战略地缘优势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入侵法国,绥靖政策彻底破产。英法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终究是养“虎”为患、终为“虎”伤,这其中当然有英法实力衰落、国内反对介入等原因,但更多地是源于“养虎人”对自己的掌控能力盲目自信与对老虎凶残本性的认识不足。

当前,面对全球经济不景气和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美国正在步入当年英法绥靖政策的后尘。美国提出实行亚太“再平衡”政策,实质上是现实主义“均势”战略的翻版,目的是为了平衡正在崛起的可能危及其全球霸权的潜在大国,而日本处于再平衡战略中的关键一环。美国提出“再平衡”政策,与其战略关注点与长期奉行的实力思维有关,即过分关注他国实力的增加,而淡化军事意图,在其思维习惯中,一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必然将其转化为强大军事实力,从而挑战主导性大国。于是长期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国力增长迅速的中国被确定为“平衡”目标。其实,实力仅具有威慑性价值,不能天然构成威胁,只有被赋予进攻性军事意图的军事实力才可能具有真正的现实威胁性。美国对待军事实力问题坚持“双重”标准,为了战略私心,鼓励日本发展先进军备,提升作战能力,妄图以放纵日本军事实力提升来获得对日本军事实力运用的控制权,完全不顾日本军事实力增长对周边乃至整个亚太和平与稳定构成的现实威胁。而日本在美国的放纵下,不仅大肆提升军事实力,而且否定侵略历史,公然质疑战后国际军事法庭的公正性,准备修改和平宪法,要求行使集体防卫权,坚定地推进所谓国家“正常化”进程。这些举措说明日本正在图谋改变二战结束以来长期奉行的“自卫”立场,重新夺回对军事实力运用的主导权。试想,一旦束缚日本进攻性军事意图的闸门被打开,猛虎出笼,横行山林的日子还远吗?

长期以来,美日大肆鼓吹美日军事同盟是美日关系以及维护亚洲稳定的基石。美国希望以强化日美军事同盟来围堵、遏制中国,同时又以此来加强对日本的控制,实现在同盟关系的框架内对日本进行有限度的松绑。但利益的博弈从来都是双向的,当年英法寄希望于希特勒进攻苏联,以达成对其奉行绥靖政策的回报,实际上是与虎谋皮的一厢情愿罢了,显然没有搞清楚希特勒的野心何在。如今的日本也绝不甘心做美国的傀儡甚至小兄弟的角色,之所以顺应“再平衡”需求,目标指向于遏制中国这个共同的政策偏好,显然是为了迎合美国的战略需求,通过主动挑起钓鱼岛争端、故意制造中日紧张局势来向美国表忠心,提升在美国战略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强化与美国的关系,增强左右美国政策的能力,以便更加紧密地把美国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实现以美国因素来平衡中国因素,并处心积虑地设计中美竞争、对抗的机会。如具有强烈反美倾向的极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在访美期间,抛出购买钓鱼岛言论,最终目的就是想以“购岛”为剧本,经日本煽动,导演中美对抗,实现遏制中国、削弱美国的目的。

历史告诉我们,各怀鬼胎的军事同盟关系历来是“露水夫妻”,美国的战略企图是“遏中、控日”,而日本的如意算盘是“遏中、弱美”,基于“遏制中国”的战略需求结合在一起,但长期的战略目标是针锋相对的,而中国是双方共同的口实而已。从近代以来,日本在内心里从没有真正瞧得起中国过,打压中国是近期目标,扳倒历史上曾给予日本最惨痛教训的美国才是其真正野心。一旦中美误判发生大的冲突,导致中美俱伤,抑或美国遭遇国力大幅衰败之时,必将是日美关系走向破裂、日本向美国寻仇之日。根本利害上的冲突,决定了日本看似平淡无奇的战术细节蕴含着很深的战略思考,美国绝不能高估自己对日本的掌控能力,任何战术上的放纵可能给自己带来战略上的惨痛代价。二战历史警示我们,在民众狂热的法西斯情绪燃烧下,日本一夜之间就能成为具有超强军事实力的国家,对外展开疯狂侵略。作为二战中的直接对手,美国不应该忘记“珍珠港”的屈辱、“神风”特工队的疯狂。当前,学术界常以日本前鸠山政权力图保持对美的独立倾向而倒台,来解释美国对日本拥有超强的影响力、控制力。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读,鸠山倒台从根本上是因为鸠山政权采取与周边国家保持相对和平的政策触犯了右翼保守势力的利益,从而失去民意支持。近年来的日本已经陷入一个右翼政治与右倾化社会相互推动的怪圈,只有右翼政客才能顺利上台、实现较长时期的执政,只有采取右倾化的政策才能深得民众支持,小泉纯一郎就是如此。如今右翼政客安倍能够上台执政,敢于在侵略历史、慰安妇问题、修改和平宪法等敏感事项上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因为其在日本国内拥有极高的支持率,这表明日本社会的右倾化不断加深。而巩固政权的需要必将刺激安倍政权向更强硬更极端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美国自身实力不断衰落的情况下,有没有足够能力震慑、控制住日本,关键在于能不能扛得住日本整个社会的右倾化,很值得美国高度警惕。

实际上,防止“养虎为患”事情的发生,是当前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都坚决不能对那些违背国际社会主流价值观、挑战人类公理与良心的行为漠视、放任,这是防止二战重演、事关人类明天生存的大是大非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应该保持足够的战略清醒,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体系,这是符合自身根本利益、也是维护整个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支柱与基石。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