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如何把“第一夫人”制度化

 时间:2013-04-22 13:57:00 |  张胜军、赵可金 | 字体:【 】| 阅读: 143

\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赵可金主张可以考虑把“第一夫人”制度化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胜军认为第一夫人要以美德征服人心

编者按:近期,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出访俄罗斯、非洲,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引发国内外媒体瞩目。然而长 期以来,有关“第一夫人”在外交中的角色定位在中国学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4月17日,中国民间智库察哈尔学会就此举办了“第一夫人与公共外交”专场论 坛,以下为专家精彩发言节选。

第一夫人可以为首脑外交“补台”

赵可金(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从历史上来看,其实第一夫人在参与外交方面是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 的过程。无论是中国还是外交,世界各国第一夫人在外交上,甚至在整个政治舞台上都是处于受压抑的状态。真正决定性地把第一夫人推到政治舞台上应该是二战期 间,或者二战以后。就像当时宋美龄参加柯罗会议,蒋介石带她去,大家开始关注宋美龄,宋美龄由此在国际舞台上频频露面,成为中国第一夫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 作用的典范。

冷战后国际峰会频频举办,第一夫人开始在外交中占据重要角色。在具体实践当中,第一夫人扮演的角色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要平衡女性和首脑的关系,扮演首脑外交的左膀右臂。从现在来看世界各国没有对第一夫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外交权力,基本没有法律的界定和支 持。第一夫人作为国家元首的助手或者陪同者的角色,有时候作为夫人的陪同角色或者助手的角色,这种情况下强调的是文化和了解的软沟通,可以起到一种为首脑 外交补台和呼应的效果。

第二个要平衡作为国家和社会的角色,扮演国家公共外交的形象大使。国家究竟以什么面貌体现在国际舞台上。仅靠最高领导人传递可能是不够的,最高 领导人一般是男性,代表的往往是国家男性的那一面,毕竟这个国家有女性的群体需要传递。在国际舞台上第一夫人反而是国家的首席的形象大使,是一个国家形象 的名片和天然的代言人。

第三是平衡女性角色与社会角色,扮演民间外交的“桥梁纽带”角色。在很多场合下,“第一夫人”是独立承担起公共外交的角色,比如代表第一领导人 单独出访,出席一些重大的国际文化活动的开幕式和盛会典礼,呼吁全社会关注一些弱势群体,倡导慈善、环保和人道主义关爱等议题。尤其是作为女性角色,第一 夫人往往更多扮演与女性相关的角色,替代最高领导人起到“母仪天下”的效果。

第一夫人是国家形象大使,以美德征服人心

张胜军(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我认为不应该只叫第一夫人与公共外交,应该叫第一夫人或第一先生公共外交,在这一点上拓宽一下领域。

第一夫人倡导的是家庭观念,爱丈夫、爱家庭、爱孩子。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细胞,每个人都依托家庭生活,家庭的价值一定通过第一夫人、第一先生来实现。第一夫人是家庭的标志,一个家庭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关心爱护他人,承担社会福利,履行他承担社会职务的职责。

除此之外她还是宽容、包容的代名词,是扮演一个国家凝聚团结在一起的标志,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不能说彭丽媛国母只关注汉民儿童的教育, 也要关注少数其他民族,作为国家的象征,对其他民族的热爱,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喜爱,包括对各个方面,对我们的社会观念、社会差异、弱势群体的整合,这是社 会意义。

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和形象大使,第一夫人和第一先生还有一点不同,不一定要以美貌取人,而要以美德征服人心。

钟  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当只有一位首脑出去访问的时候,只有一个方面,最男性的方面,最政 治、硬性的方面。当他有夫人在旁边的时候,完全是双轨、双重的覆盖,我用一个词叫接触点,跟外交公众的接触点一下就变得非常立体了。以前只有先生或者说只 有首脑本人的时候,接触点相对来说硬一些,更单一些,有了夫人、有了另外一半以后,他跟外国公众的接触点丰富了非常多。因此可以说这个接触点的覆盖面是一 个很理想的接触点,由于是她们作为第一夫人聚焦在镁光灯下,具有这么多的载体。

周加李(外交学院公共外交教研室讲师):第一夫人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有四个:

第一个展示形象,第一夫人出访的时候行程安排、言行举止都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会把她和后面的国家联系起来。第一夫人在软性符号方面可以做更 多工作,在政治外交这样一个男性主宰的世界里面,作为一个柔软的符号可以起到有力地补充,她所说的做的一切,都能增加中国向世界传递柔软的正能量,在柔软 符号方面做更多事情。

第二个可以引领风潮,第一夫人影响力是巨大的。她属于政治明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明星效应。她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能够引领人们的视线,她关注什么老百姓就去关注,她穿什么老百姓就去追随。

第三个传递信息,作为国家元首的妻子,她的行为可以传递很多信息,一些是她自己本身传递的,一些是国家元首或政府不便于传递的。比如说罗斯福的 夫人埃莉诺,她认为种族歧视是不民主的行为,她成为第一夫人的时候,首先说要聘请黑人为她整理家务,传递了她的信息、立场、观点是什么样的。

第四个是化解难题,第一夫人作为柔软的符号,代表着美丽、温柔、善良、包容,肯尼迪夫人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美国的第一夫人是一份“工作”

赵可金:美国建国之后,美国社会对于是否叫第一夫人也是存在着偏见的。一开始叫总统夫人,或者是白宫的女主 人,或者华盛顿夫人,叫了很多叫法,都没有叫起来,大家都觉得这个叫法不妥。在格兰特做总统的时候,第一夫人被首先使用并接受。在进入外交舞台以后,第一 夫人要扮演什么角色呢?我们也对于各国第一夫人的角色进行了考察。发现一个总的看法就是说第一夫人外交本质上是一种针对公众的外交。因为什么呢?公众对第 一夫人感兴趣。所以呢,第一夫人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一些与公共相关的,与民众相关的问题。

熊  炜:(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外交学院副教授):第一夫人外交主要是美国的总统夫人外交,从美国的政 治生态来说,第一夫人和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美国总统的第一夫人是他竞选班子当中最重要的成员。美国总统在准备竞选的时候都要考虑夫人对于他的班子,对于 他个人形象是一个什么样的补充,要承担什么样的角色。第一夫人在州长夫人的位置上已经受过锻炼,而且是要助选的,要站台的。从各种角度来讲,用我们的话来 说,第一夫人在政治舞台上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走上去的,从基层锻炼出来的。从美国政治制度框架来说,希拉里个人很强势,在美国白宫给希拉里成立了办公室。 对于第一夫人在外交上担任什么样的权力和角色呢?说的不是很清楚。美国第一夫人在美国总统班子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在美国制度安排 上来说,第一夫人的定位是政府雇员,拿政治钱的。一旦成为第一夫人之后,不管以前是多么成功的律师、商人,这些角色都不应该承担了,第一夫人是一份工作, 和大使夫人是一样的。

从第一夫人外交历史发展的形态来说,跟国家战略有关系,猛一听联系不大,实际上这个国家整个准备以什么样的方式,他外交战略的实施手段和方式有很大的关联。

如何把“第一夫人”制度化

张胜军:我觉得大家讨论的不光在中国是一个新鲜话题,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第一夫人外交上的作用是处于被发现 和合法化的功能,大家有意识地运用这方面的东西不多,过去是无意识的,包括美国总统肯尼迪夫人,克林顿夫人希拉里,类似的作为当时都不是从公共外交的角度 来做的。第一个要做的是发现第一夫人的价值,不光是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时代需求,现实需求。

赵可金:有关第一夫人的制度建设是世界性的问题。美国虽然说第一夫人出来的比较多,我考察一下美国白宫的基 础设施只是希拉里的时候,克林顿给她设置了办公室。米歇尔是白宫女主人,来客人的时候给准备宴会。一旦建立了后面的就有人待了。现在中南海没有第一夫人办 公室,如果考虑,就得把制度推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第一夫人的外交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第一夫人外交是从一国的首脑辅助到公共外交的重要补充,因为公众对第一夫人有很高期待。

第二,推动第一夫人从临时授权角色到制度性角色转变。不能把第一夫人在国际外交发挥作用视为是首脑授权的,为什么不能是制度性的呢?就代表女性,第一夫人是很好的代表,要起草外交授权法,同时服务于第一夫人的外交团队,制定一些规则。

第三,第一夫人的外交从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向代言人转变,这是世界的潮流。我们看整个西方的,尤其在欧洲,欧洲的外交已经变化了。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