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坚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

 时间:2013-06-09 13:31:00 |  吴志忠 胡映卫 霍其成 | 字体:【 】| 阅读: 142

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就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理论基础、历史过程、制度优势和实践效果,不断强化铸牢军魂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切实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基础。

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来自理论自信和自觉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与自觉,应当深化理论认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创新理论中把握深厚理论根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政党是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而军队是完成政党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一定的阶级及其政党的纲领、路线服务的。暴力革命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一般规律,工人阶级只有通过其先锋队共产党掌握军队,才能夺取政权;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后,还需继续掌控军队,这是保持军队性质的需要,也是巩固政权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原理,揭示了阶级社会政治上层建筑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争取民权、为人民执政、完成历史使命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基于这些科学原理,形成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创建新型人民军队,领导人民夺取了政权并不断巩固和发展政权。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政治军事领域的理论结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党情、国情和军情,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在推进党领导军队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同时,不断推动理论创新,揭示出近代中国处理军权问题的特殊规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对党领导军队问题高度重视,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新形势下,习主席反复强调,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军队建设的首要,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这些重要论述,从理论上解决了近代中国军权掌控这一核心问题。敌对势力所鼓吹的“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观点,具有强烈的政治欺骗性和攻击性。面向未来,迎接新挑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坚定的理论自信和自觉,始终保持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

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来自历史自信和自觉

中国革命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唯物史观揭示的政治军事规律在中国特定国情下的生动体现。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教训的结晶。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不少政治力量怀着救国图强的梦想,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又纷纷以失军权、丢政权的失败而告终。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在既无实权又无军队的情况下,寄希望拉拢保守势力军阀作为依靠,结果新法只推行103天就宣告失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力下,因没有建立一支属于革命党自己的军队,不得不求助各路军阀,最终以袁世凯复辟帝制而功败垂成。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表明,中国的革命政党要想取得革命胜利必须掌握自己的军队。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北伐战争时期,国民党创建了一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但是这支军队很快就走上了军阀主义老路。中国共产党人从血泊中站起来,吸取大革命失败和国民党军队变质的教训,深刻认识到,党必须要有自己的军队,枪杆子里面才能出政权,毅然发动了南昌起义,走上了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通过“三湾改编”“古田会议”,初步确立党绝对领导军队的制度,构筑了保证这支军队永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千秋大计。由此可见,在中国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是外部强加的,是历史规律的内在展开,是实现富国强军的需要。

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来自制度自信和自觉

国体决定政体,政治制度决定军事制度。中国共产党人及时而富有远见地将武装力量的领导和建设纳入国家制度体系,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建军原则上升为国家意志,使之成为符合我国国体政体要求的基本军事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体制上保证了我军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我们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这就决定了我军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这就从法律上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基本制度,同时又明确了国家对军队的领导,实现了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机融合。党领导军队的实质,就是实现人民及其社会主义国家对军队的领导。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设计具有无比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是由党中央、中央军委统一领导,军队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支部建在连上,以及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等一系列根本制度构成的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设计实现了党领导军队与国家领导军队的统一,党组织系统与军事行政系统的统一,委员会制与首长制的统一,政治机关与其他机关的统一,政治首长与军事首长的统一。这一制度既保证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权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又能发挥党组织优势,还能发挥行政组织优势,实现了组织优势的叠加,实现了决策与执行的科学高效。

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来自实践自信和自觉

实践反复证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和制度,是我军建军治军的真理,是解决中国军权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部队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凡兵之道,莫过乎一。”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是实现高度集中统一的重要保障,是生成战斗力的源泉;个体官兵的战斗精神、创造性、作战技能等军政素质都是战斗力的元素。在党对军队的统一领导下,军队具有了灵魂,全军官兵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依托。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军队有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革命战争年代,在党的绝对领导下,我军出色发挥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的职能,为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创造了根本条件。和平建设时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全面发展,人民军队自觉在国家建设大局下行动,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为国兴利,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开创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新局面,部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不断提高,有力维护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及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展望未来,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征程中,人民军队只要有了党的绝对领导,就一定能够不辱使命、再立新功。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