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内民主不仅能增强党的创造活力,而且必将带动人民民主发展。但在当前推进党内民主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受时代条件、社会条件和国内外政治环境及政治思潮发展变化的影响,可能会发生某些风险。这已为国外诸多政党的实践所证实,并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及实际工作者的共识。目前,针对党内民主建设现状,“急于求成”和“踌躇不前”两种情形在理论界和实践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两种党内民主建设情形均会引发风险。
党内民主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生型风险。主要指党内民主的先天缺陷以及民主发育不够、要素缺失,以及党员道德素养与文化素质发育不够对党内民主发展所带来的风险。二是外生型风险。主要是指党内民主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问题以及不同意识形态的民主模式强行输入对党内民主所造成的风险。三是衍生型风险。主要是指党内民主风险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领域传递所形成的风险。党内民主风险从风险源到风险产生的条件到危险的真正产生,在过程与发展烈度上,均有其内在演化机理。并不是所有风险源都会导致最后危险的发生,只有当放任某一或某些风险源不断发展演化,经过蔓延、传递、转换、衍生、叠加及耦合等演化过程,致使风险产生的条件发展成熟,这时就会产生危险性、灾难性后果。从风险产生的风险链来看,党内民主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条件及相应的表现类型是有相关性的,在分析的过程中应一并予以考虑。具体来说,发展党内民主有以下风险:
第一,党内民主推进的力度、速度不当引发的风险。这类风险包含两种情形,既有因党内民主发展过缓,而失去对人民民主发展控制与引导的主动权的风险,又有因党内民主发展过快,造成骤然、无序的大规模政治参与,从而引发党内思想混乱、组织分裂,甚至出现社会危机与失控的风险。
第二,发展党内民主的某些环节、某些内容可能会给组织带来的消极后果风险。如党员思想混乱风险、党员参与无序性风险、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削弱风险、党内民主泛化风险、党内派别活动风险、党内民主决策的非科学性风险、中央政治权威乃至党的领导权威降低的风险、党管干部原则因民主选举而失控风险;以及党内民主发展路径、推进重点、实施策略失当引发的风险等等。
第三,发展党内民主带来的外部(衍生性)风险。发展党内民主会带来党内思想的多元化、党内各种利益诉求的多样性表达、党员自主性的增强、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的自治性增强、党内民主制度相对于民主发展要求的滞后和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妥善处理,可能会从党内逐步蔓延、扩展至社会层面,从而引发社会思潮混乱、人民民主乱象、政治制度非理性发展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进而出现社会失序和政治动荡风险。
第四,外部环境和因素造成的党内民主风险。党内民主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社会结构合理、文化繁荣发展的条件下是利于党内民主发展的。反之,则不利于党内民主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及相互交织会对党内民主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引发风险的发生。
以上风险既有一般政治组织发展民主都会遇到的一般性风险,也有缘于我国我党自身特点而遇到的特殊性风险。应根据风险的性质、特征、诱发原因、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因素设定风险评估标准和评估依据,从这些不同评判标准中选取出既具理论性又有实用性的评判标准,进而根据这个标准对党内民主发展进程中的风险程度、风险等级、风险演化趋势等提出预警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