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人们健康意识普遍增强,都十分珍爱生命,许多人都注意定期进行身体体检,从而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人的思想也需经常“体检”,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防止“病毒”入侵。“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如同思想上的体检和治疗。
常给思想“体检”,就是要经常查一查自己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在新形势下,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移,在大是大非考验面前“昏了头”、在“酒绿灯红”诱惑面前“花了眼”、在履职用权方面“错了位”, 主要缺乏明确的是非标准、坚定的信念根基。人们常说,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理想信念的背叛是最可怕的。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人,才能坚定不移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理想是远大的,也是具体。当前,坚定理想信念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有了主心骨、“方向盘”,就能经得起名利考验,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恪守政治纪律,保持思想纯洁,消除私心杂念,乐于默默奉献,永葆共产党的革命锐气和情操。
常给思想“体检”,就是要经常测一测自己是否做到严格自律。律己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每个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品格。常怀律己之心,贵在一个“常”字,有一种“生命不息、律己不止”的精神,真正做到在任何时候都毫不松懈。常怀律己之心,说到底就是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住自己。作为党员干部,组织管、同志帮是很重要的,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律,勇于审视、严于解剖自己的问题,要常掸心灵的“灰尘”,常清思想的“垃圾”,常掏灵魂的“旮旯”,净化自己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时刻不忘政治上的高压线、利益上的警戒线、道德上的耻辱线、法律上的生死线,在各种诱惑面前能稳住脚、守住心,做到眼不花、心不乱、志不移,政治上靠得住,经济上不伸手,行为上不出丑,干干净净干事,以良好形象在群众中展示自己的高尚境界和人格魅力。
常给思想“体检”,就是要经常问一问自己是否自觉接受监督。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所谓制约,实际就是监督。监督不仅是权力规范运行的“稳压器”,也是领导干部政治生命的“安全阀”。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总认为,自己受党教育多年,具备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基本要求都懂,用不着别人监督。这种对待监督的态度是不正确的。自觉接受监督,对领导干部显得尤为迫切、更为重要。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既是对干部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干部的关心爱护。一些干部之所以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脱离了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有些干部认为群众监督是跟自己过不去,总是排斥监督,等到出事之后又追悔莫及。这样的事例不少,要引以为戒,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当成各级领导干部清除思想“污垢”,保持思想纯洁的自觉行为。
一般来说,给身体做体检基本上一年一次就够了,而给思想“体检”却需要“吾日三省吾身”,不能一劳永逸。这样,就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摒弃干扰和诱惑,不为权、名、利所累,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干事业。一句话,给思想“体检”,就是要“常”检“长”查和真查真改。
(作者系江西省抚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