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改进作风要寻求新的建设思路)
作风建设从来不是一个简单问题,而是一个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在转作风中任何短期思维、急功近利思想,都会违背其本质。必须立足新认识、寻求新思路、展现新姿态,在更高层面上持续推进。
一、要立足新的认识起点,弄清作风建设的主旨要义
在作风建设上,见怪不怪是麻木,见怪就治是党性。习主席反复强调要保持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新的高度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好作风是党性的体现。作风是党性修养的积淀。如果不以党性打底,改进作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以角色为上,始终不忘党员身份。敢于冲锋在前、奉献在前、牺牲在前,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要以忠诚为本,始终对党忠贞不渝。坚决服从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党的权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忠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要以宗旨为先,始终保持鱼水深情。像杨善洲、焦裕禄那样,把自己当做一粒种子,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这片沃土之中,使工作中的办法举措接地气、合民意。
第二,好作风是民意的期盼。对于作风建设,老百姓有很多期盼,作为领导干部应该保持高度自觉。这次中央领导带头改进作风,引来一片叫好声,证明抓住了牛鼻子,持续抓下去,必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以前,我们在作风建设中的一些“顽疾”,影响了党和干部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关系,颓废了一些人的价值追求。从一定程度上讲,作风不整不行了、不严不行了,成则百利、败则百害,不整不严会影响在人民群众中立言立信立威,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拥有长期执政的资格。
第三,好作风是力量的源泉。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体现了党带领各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过硬的作风。在我国发展利益不断受到挤压、建设美丽中国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对党风政风期望值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以好的作风去团结人民、引领风尚、凝聚力量,显得尤为迫切。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取信于民,坚持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以积极作为的作风干事创业,对困难不等不靠不拖、不急不躁不怕,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恒心、勇往直前的韧劲和一以贯之的耐心,下大力解决复杂棘手问题;要以埋头苦干的作风谋求作为,面对发展的压力、建设的压力、打赢的压力,始终保持一股工作干劲、一种革命热情、一种拼命精神,用真抓实干的行动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第四,好作风是尊严的维系。人不自重面子轻。领导的权威不是一纸任命得来的,尊严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想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戴,还需要好的作风。特别是联勤机关管钱管物管工程,掌握一些具体事,有求人的时候,也有人求的时候,自重、自警、自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好的作风作保证,就会出现问题,甚至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彻底丧失尊严。维护尊严,要有洁身自好的正气,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坚持纯洁追求,不为世俗左右,不为欲望所累,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要有敢于拒绝的勇气,远离外界诱惑,不为人情干扰,慎重结交朋友;要有决不伸手的骨气,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动的不动,不该办的不办。
二、要寻求新的建设思路,提高作风整改的质量效益
作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提升作风建设质量,必须确立新思路,树好新标准,突出重点,持续给力,保持上下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大抓作风建设的强劲态势。
第一,通过弘扬优良传统改进作风。传统是一个单位的底色。每支部队都有自己的光荣历史,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重温历史、弘扬传统,有助于强化官兵形势逼人的危机感、真打实备的使命感和兴军强军的紧迫感。要坚持以优良传统为参照,着力纠治松散之风、奢靡之风、慵懒之风、虚浮之风、享乐之风,切实在强党性、树新风上见成效。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正导向树形象,让人人心中有目标、件件事情有标准。
第二,按照“实、正、严、廉”要求改进作风。解决作风建设上的问题,既要靠纠治,更要靠建设。正面引导、重在建设,是改进作风、树立新风的长远大计。当前,就是要牢固树立“实、正、严、廉”的新风正气。“实”就是对党忠实、做人诚实、作风务实、工作扎实,体现为以求实的态度干事业、以务实的精神求作为、以扎实的行动谋发展;“正”就是坚持公正用人、公正用权、公正处事,体现为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匡正祛邪;“严”就是从严治党、从严治军、从严治官、从严执纪,体现为按规矩办事、按制度落实、按标准执行;“廉”就是严格自律、勤俭办事,体现为清白做官、正派做人、干净做事。要围绕这四个方面做好具体化的工作,细化在制度上,落实到行动中。
第三,规范权力运行秩序改进作风。改进作风,信心比办法更重要,勇气比决心更重要。最近一段时间,网上频繁曝光个别领导干部的不法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依靠网络监督,是一种有效方法,但随机性太强。规范权力运行,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按程序运行的良性循环态势。要建章立制,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扩大制度覆盖面,尽可能不出现人为缝隙,不让个别人钻制度的空子。要强化“制度就是铁、谁碰谁出血”的意识,把落实法规制度内化为行为习惯和工作方式,使法规制度成为硬杠杠、变成带电的高压线,减少弹性,增强约束力。要把对下扩权与自我限权有机统一起来,该放的权要放下去,该限的权要限到底。同时,要通过回头看、定期改、集中治等方式,加大对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第四,强化选人用人导向改进作风。选人用人问题,涉及官兵核心利益,最能反映单位风气、体现领导形象。千条万条,用人是第一条。用一个好人就能群贤竞进,用一个坏人则会骂声四起。要用好的作风和作风好的人选人用人,真正选用那些作风好的人。要重用基层一线的,让基层干部看到希望有奔头,让那些有抱负、有才干、努力工作的人能够脱颖而出。要重用实干不讨巧的,让那些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得到格外关照。要重用群众公论好的,凡是民主测评得分不高、群众口碑不好、热衷上窜下跳的坚决不用。
三、要展示新的工作姿态,做好新风正气的样板表率
在改进作风中不动真格、不痛不痒、虚晃一枪,还不如不做。作为领导干部,只有一般性的说和做是不够的,要有更新的姿态、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
第一,在厚实理论上提升境界。党的创新理论是管全局、管方向、管长远的。要通过理论武装强化“三个自信”,增强政治意识。要原原本本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深化理解,进一步弄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壮大中国的道理。要思虑政权巩固,增强忧患意识。清醒认识国际政治斗争中的危险、国内建设发展中的风险和巩固政权潜藏的危机,始终保持兴亡存废的责任感、强我国防的使命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要加紧理论转化,增强学习意识。扎实学好十八大精神和习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把创新理论转化为思考问题的立场方法、改造主观世界的锐利武器、指导工作实践的科学指南,更好地领导部队建设、推动部队发展。
第二,在从严自律上提高标准。要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自觉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小组生活,用党章“照镜子”,面向官兵“照镜子”,把坚定理想信念与当前所思所为结合起来找差距,把党性锤炼与人格修养结合起来查不足。要坚持经常性查摆反思,与党委要求对表,与岗位职责对表,与先进典型对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事业观政绩观。要在不断反思中提升为官境界,把追求定得远一点,自觉做到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而奋斗,夙夜为公、克勤克俭;把名利看得淡一点,公道正派、清廉自守;把事业看得重一点,想事谋事、干事成事。
第三,在落实制度上毫不含糊。用规章制度匡正言行,是培育新风正气的基本支撑。要学好政策规定,做法规制度的明白人,自觉在制度的框架内思考问题、运筹工作,不“钻空子”、不“打擦边球”。要严格遵纪守法,对法规制度做到严格落实不随意变通、全面落实不自行取舍、长期落实不时紧时松。要用好手中权力,在花钱问题上坚持按规矩、按预算、按标准,不花过头钱,把每一个铜板都用到刀刃上;在个人生活待遇上坚持横不攀、竖不比,严格执行规定,带头管好自己。要保持平静心态,清白做官、正派做人、干净做事,像鸟儿爱惜羽毛一样爱惜名誉,不因个人名利、一时得失而污损自己当兵的历史。
第四,在维护行风上坚守阵地。作为联勤部队,要大力打造满意后勤、样板后勤、一流后勤,坚决按照“能打胜仗”的要求,切实在提高保障力上出实招、求实绩,只要是有利于保障力提高的就大力提倡、坚决支持;只要是影响和妨碍保障力建设的就及时纠正、坚决制止。要把风气建设作为维护行风的重点,带头营造风清气正氛围,带头净化行业风气,带头堵住腐败滋生源头。要把政绩导向作为维护行风的焦点,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坚决不搞往脸上贴金的“面子工程”、急功近利的“样子工程”、劳民伤财的“半拉子工程”。要把立即就改作为维护行风的起点,从现在做起,从自身改起,从具体问题抓起,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打造一个人人自觉践行、自觉维护的行业好风气。
(作者系沈阳军区联勤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