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史上最难就业季”成为民众热议的一个话题。“本年度应届毕业生总人数达到699万”,“北京、上海毕业生签约率不足三成”,类似这样的话语不时见诸报端。此外,从一些研究机构的数据来看,今年年初的应届生签约率同比下降了8个百分点,本年度就业形势严峻。但是,笔者认为,在看到本年度就业形势严峻的同时,还应该寻找有利于就业的积极因素,对于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无需过于悲观。
首先,专家对于下半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势预期比较乐观。从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一季度为7.7%,二季度为7.5%,尽管较之2012年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是经济增长率仍然在预期范围之内,而且,从下半年的经济发展预期来看,国家和政府对于经济稳定发展的走势持乐观态度,多数企业与国民对于经济保持持续平稳增长也有很强信心。在这种宏观背景之下,企业就敢于扩大人员招聘规模,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推进。
其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尽管调研数据显示,本年年初的应届生签约率不足30%,但是这一数据的参考性并不是很大,因为从往年的情况来看,这一时间点的大学生签约率也不是很高,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事业单位的招聘高峰还没有到来,一般来讲,企事业单位的大规模招聘会从四五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八九月份;二是因为距离毕业还有较长的时间,因而很多应届毕业生并不急于签约,一些获得用人单位聘用意向的毕业生,还试图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而选择暂时不签约。因此,麦克思研究院提出了一个更为有说服力的测评数据——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即在应届生毕业半年之后,再统计本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以2012年为例,截至2012年6月,当年应届毕业生签约率仅为42%,而到毕业半年后,即2012年年底,毕业生的最终就业率达到了90.9%。所以,笔者预计,2013年的毕业生最终就业率也不会过低。
最后,历史经验也可以给应届毕业生更多的信心。2008年,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肆虐,我国也未能幸免,遭遇了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与此同时,在2009年,我国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首次突破600万人,较前一年一下子多出了50万人,在当时,人们对大学生就业更是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但是,4年前的“寒冬”,在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平稳度过。较之四年前,我国现今的经济形势更加明朗,前景更加乐观,因此,我们也有理由对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更有信心。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需要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了,也不是说我们对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可以盲目乐观。正如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所强调的那样:中国劳动力数量多,劳动力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就业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在过去几年,正是源于国家不断提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的重视程度,同时社会、企业、高校以及个人多方努力,我国的就业工作才取得了相对令人满意的成果。在当前,我们依然要深刻认识到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同时对就业工作所可能面临的问题要有清醒地认识,多方协作,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年乃至未来更长的时间里,保证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