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扎实抓好五大教育教学 探索党校教育规律新途径)
(沈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韩玉奇)
编者按: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央党校80年来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历史贡献。近年来,各地方党校也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研究“两个规律”,推进党校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就此问题,中央党校网派记者专访了沈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韩玉奇。
记者:韩校长您好!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党校办学经验,深入研究“两个规律”(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受中央党校有关部门委托,中央党校网开展了这次访谈活动。作为党校来讲,对“两个规律”的研究,尤其是党校教育规律,是做好党校工作的重要保证。关于党校教育规律,您有哪些认识和思考?
韩玉奇:把握党校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但确是每一名党校工作者,尤其是党校校长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我觉得研究党校教育规律,首先就要研究党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这是研究党校教育规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的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这就明确了党校的培养对象主要是党的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党校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这是党校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我国,党政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又是这些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执行者,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骨干。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要培养和建设这样一支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扎扎实实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头脑,用党的纪律、党的作风去规范他们的言行。所以,我觉得党校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党校姓党不动摇。党校姓党是一个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是对党校的科学定位,也是党校的一个政治责任,更是党校的一个特色优势。党校与党紧密相连,党校的任务总是与党的事业、党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的。在办学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党校姓党的办学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党校事业作为整个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紧紧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在教学内容上,要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心内容,通过强化理论武装,使学员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通过强化廉洁从政教育,增强经受各种风险考验的能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在学风建设上,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关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二是始终以党性教育为核心不动摇。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既是党校教育的优良传统,又是我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现实需求。党性问题,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不仅关系到党员个体信念的忠诚,而且关系到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历史使命的实现。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随着组织上入党就自然形成的,而是靠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党性锻炼逐步增强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内外形势的各种变化,相当数量干部的理论素质、党性修养、从政经验等都面临严峻的考验。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到我们面对的四种风险和四种考验,已经明确表明对党员干部加强党性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党校作为党的学校,义不容辞要把党性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为党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党校对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其中主要的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的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党的民主集中原则和党的纪律教育等。加强党性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样的,不仅包括理论的学习、革命传统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等党性教育,还要坚持从严治校,从严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格组织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等,这些都应上升到党性锻炼的高度来认识。
记者:您对两个规律的认识中,突出党性教育的观点与许多校长和专家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看来这是党校工作者的共同认同。那么您认为加强党性教育的突破点在哪里呢?
韩玉奇: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认为,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既要考虑长远的规划性,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干部成长规律、社会发展趋势;又要考虑现实的针对性,符合当前党和国家对领导干部的要求、领导干部思想实际和工作需要、党校学科建设和教学方式的承载能力。近年来,我们发现党性教育中存在“叫好不叫座”的问题,也就说各级学员都认为党性教育很重要,但是在党课课堂上,学员的热情度、参与率却不如其他课堂。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在党性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了认真地反思和积极的探索,从党员干部人生中遇到的、必须回答的一些最基本问题入手,以解决政治上要清、品质上要端、群众观念要浓、作风上要正、能力上要强为导向,将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知识教育这三方面内容加以细化、提炼,集中概括为信仰教育、忠诚教育、敬畏教育、廉耻教育和智慧教育五方面内容,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五大教育”板块。
信仰教育主要是坚定信仰和远大理想,保持其思想上的先进性,解决的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确信”问题;忠诚教育主要是忠诚于党的基本政治立场,保持其立场上的坚定性,解决的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坚志”问题;敬畏教育主要是要学员视人民为衣食父母,敬畏党的纪律和国家法规,保持其认知上的深刻性,解决的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正心”问题;廉耻教育主要是坚持清正廉洁,把高尚情操作为基本价值理念,保持其道德上的纯洁性,解决的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纯性”问题;智慧教育主要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解决问题,保持其能力上的开创性,解决的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增智”问题。这五个方面的内容,既单独成章,又连环成体;既强调了理论武装这个根本,又突出了党性修养这个关键,同时也加进了能力教育作为道德修养与现实工作的连接点,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缺什么、补什么,提高党性教育针对性的现实要求。“五大教育”教学实施近三年来,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步伐,促进了党校的整体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我们的做法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一版和光明网理论频道先后发表。目前,由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信仰、忠诚、敬畏、廉耻、智慧——党员干部学习读本》已经成为我市党员领导干部培训必读书目。
记者:韩校长,您刚才把“以党性教育为核心不动摇”作为党校的一个重要教育特点和规律,其中您谈到要把从严治校,从严管理上升到党性锻炼的高度来认识。您能谈谈沈阳市委党校在这方面的具体工作吗?
韩玉奇:我们始终认为党校校风、学风是党校形象、党校精神的集中体现,事关党的党风,事关干部的作风。要教育和引导学员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到党校;放下包袱、放低姿态、放宽胸襟进党校,真正使党校成为学习的圣地、干部的熔炉、作风的窗口。同时,更加注重从制度上规范学员学习、生活、党性锻炼、考察学习等行为,并严格进行考核。
沈阳市委党校始终把加强学员管理作为党校学风、校风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严格保障党校学习纪律。坚持把到党校学习既作为一种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也是一次党员组织纪律意识的自我考核。在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校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服务型党校要侧重于为学员学习服务,而不是为学员个人服务;强调学员学习主体地位至上,而不是学员个人意愿至上。所以,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制度。在中组部印发了《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后,我们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中组部文件精神,将学员在校管理作为党校学习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行“六制”,包括签到制、请假制、座签制、跟班制、公示制、责任制,每日由学员处、教务处组成了专门的考勤小组,检查学员出勤情况。在所有教室安装了电子信号屏蔽装置,杜绝上课时接听手机的行为。在学校显著位置用电子屏公示各班次出勤率,并滚动显示未出勤学员名单、请假事由和准假人。对请假时间过长的学员实行约谈制,强调请假纪律,并适时劝退。对不听劝阻者,取消学习资格。目前,已经有两名市管干部因为违反学员管理规定,经约谈后按退学处理。
我们通过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从严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学风,极大的提高了干部培训质量,学员出勤率大幅度提升,全员达到98%以上,促进了干部队伍作风转变。学员对党校的这一系列举措也非常支持,表示希望有一个单纯、专注的学习空间,能够让他们真正的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记者:深入研究和自觉运用“两个规律”,对党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努力提高党校办学质量。沈阳市委党校在这方面有哪些进展和打算?
韩玉奇:党校教育意义重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也发现如果只注重单纯的谈有意义,循规蹈矩简单地进行课程安排和设置,却失去党员干部培训过程中大家所希望体验到的培训的快乐。所以,沈阳市委党校始终致力于探索干部培训新思路,把教育人和吸引人结合起来,让干部教育培训更有意义,把有意义的教育做得更有意思。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沈阳市委党校提出在教学上要有新风貌,大力开展教学改革。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五大教育”体系,根据党的十八大的新精神、新提法,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原有的“五大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开设有针对性的教学专题,结合沈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将十八大精神的宣传贯彻落实到每节课上。
教学体系设计要做到“两个突出”,即突出中央和省市委的新精神、突出原著导读教学。教学内容设计上做到“三个结合”,即结合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变化新需求、结合理论研究的新成果、结合市委市政府的新任务新要求。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群众路线和反腐倡廉教育,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在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我们将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班中,全面实施“行动式学习法”,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通过“学习-反思-行动-再反思-再行动”的循环方式展开学习,寻求跨部门、跨地区学员思维的交叉点,将“从行动中学”、“在反思中学”与“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有机结合,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案。在学习过程中,学员通过层层聚焦所提出的突出问题,也将是我们科研资政工作要着力开展的重点。我们将进一步立足于市情、社情、民情,从“五位一体”发展目标出发,选取更多的课题,发挥教学、科研、咨询的作用,在应用广度、深度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入,不仅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也将进一步发挥党校思想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