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经济成就的陷阱)
土耳其和巴西在6月份相继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街头抗议,其突然性和超大规模都出人意料。土耳其和巴西是最近十多年来全球少数几个被广泛认为经济发展十分成功的国家,而且是有定期自由选举的国家,街头抗议在瞬息之间如山林大火般蔓延全国,确实让人大吃一惊。
土耳其在近十年来,不断创造着经济奇迹。埃尔多安(土耳其总理)自2003年执政时起,国内生产总值在2003-2007年均增长6.9%。2013年据土耳其中央银行预测将增长4%以上。埃尔多安因此享有很高的支持率。巴西与土耳其相似。巴西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2003年卢拉总统上台之初仅为1.1%,但自2004年起迅速好转,在2004—2008年保持着平均增长率4.84%的良好势头。市场预期2013年的增速将在3%以内,因此罗塞夫总统的支持率并未下降。
执政者的傲慢与怠慢
但大量的土耳其人和巴西人在两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背景下相继上街了。土耳其游行起因是民众反对广场附近的公园改造。巴西的游行示威最初的原因是11座都市的公交票价上调0.2雷亚尔(约合0.55元人民币)。微不足道的一个公园改造项目或者公交车票票价上调大约0.55元,就能演变到蔓延全国的上百万人的大游行,说明两国政治存在深层次的问题。实际上,土耳其后来的游行理由扩大到对埃尔多安强权作风、推动伊斯兰化的政策、执意推动第三跨海大桥和新机场等项目的不满。巴西后来的游行抗议对象演变为对政府花巨资接连举办联合会杯、世界杯和奥运会这三大体育赛事,而忽视对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的投入,演变为抗议教育医疗落后、基础设施落后、政府腐败等问题。
为何土耳其和巴西分别会出现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部分原因是成功带来了执政者的傲慢和怠慢。
土耳其的情况基本上是傲慢,埃尔多安对自己的成绩颇为得意,对自己能够长期掌权向来信心满满,他知道自己的支持率很高,在任何全民选举里,只要一数选票,他肯定第一,于是他发言一般都很强势。更主要的问题是,土耳其自从凯末尔建立现代国家推行世俗化以来,形成了对政治生活中出现伊斯兰教象征高度敏感的传统,埃尔多安多次挑战这种传统,起初还比较谨慎,后来发现自己的支持率丝毫不受负面影响,于是不再慎重对待强烈支持这一传统的人群,导致由此产生的积怨越来越大,终于由公园改建项目点火爆发。
巴西的情况基本上是怠慢,在经济大发展和国力迅速增强的时候,巴西的执政者渴望在国际国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成就,于是接连举办耗资巨大的形象工程。但是巴西的民意已经发生了变化,在物质生活水平获得明显改善以后,巴西人民要求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领域得到更好的服务,并且要求更干净的政治。前者要求公共投资方向的改变,后者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但是巴西执政者陶醉在成绩里,对民意的这种变化是体察不够的。累积的不满终于由几个城市的公交系统提价0.55元爆发。
柔性应对
土耳其和巴西大规模街头抗议突然爆发值得关注,但同样值得关注的,而观察人士却评论较少的,是两国政府的应对举措及其效果。
群众上街以后,两国的初步反应都是以压制为主,巴西逮捕了几十名参与抗议活动的人士,土耳其政府的反应更加强硬,埃尔多安直接把游行定性为“恐怖分子”的渗透和煽动。在游行规模几何级数扩大并蔓延到全国,同时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事件发展以后,两国执政当局开始了策略转变。土耳其在6月14日迎来重要的转折点。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副主席兼发言人塞利克宣布,总理埃尔多安与16名示威者代表6月13日夜在安卡拉举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对话,埃尔多安在对话中承诺,将把是否拆除加济公园留给法院裁决,如果法院决定维持公园现状,政府将严格遵守,如果法院支持政府的拆除计划,那么政府将再组织一次全民公决决定加济公园的命运。此后,土耳其的示威规模大为减弱。
与土耳其花了两周的时间才调整对策相比,巴西的反应要快得多,巴西总统罗塞夫在民众上街一周以后的6月18日发表讲话,“盛赞”本国的抗议活动。虽然对一些暴力事件进行了谴责,但她表示,看到巴西民众举着国旗,唱着国歌,让她感动。她说“巴西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们欢迎意见的自由表达,巴西一定会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6月21日再度发表电视讲话,表示将促成一次有各方参与的全国对话,就解决民众关注的各种社会问题达成广泛协议。此后巴西的示威基本平息下来。
近年来在中东多个国家,民众小抗议,政府不回应民意或假意回应,变成大抗议,仍然不回应民意,演变为暴力冲突,进而变成政变或叛乱。与这些国家相比,土耳其和巴西出现超大规模的突发群众抗议,显示了执政存在问题,但是政府对群众抗议能够柔性应对、从善如流,显示了土耳其和巴西体制的成熟和执政者应对策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