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内生创新力成为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平稳发展的关键

 时间:2013-08-15 15:18:00 |  胡惠林 王婧 付缦 | 字体:【 】| 阅读: 140

res01_attpic_brief

2007-2012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的行业分布百分比图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CCIDI),首次提出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并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排名。此次最新发布的《201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CCIDI),我们分为上下两部分进行刊发,希望能给广大读者,尤其是广大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标题为编者所加,内文有删改。

各地对外文化贸易指数的排名相对稳定,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更加倾向新兴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的对外出口优秀企业具有地域特色,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凸显多行业融合趋势。

《报告》对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2009年至2011年,各地对外文化贸易指数的排名相对稳定,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安徽、山东8个省区持续位于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指数的前十名。《报告》详细分析了2007年至2012年间连续3次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更加倾向新兴文化产业。动漫科技类新兴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持的主要对象,在2007年至2012年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录总量中从原来的11.51%,增加到23.38%,提高了11.87个百分点。

其次,不同行业的对外出口优秀企业具有地域特色。新闻出版业中,北京位居第一,江苏、广东和安徽紧随其后。北京所占份额在2007至2008年度为26%,2011至2012年度降到15%,但排位没有改变。江苏、广东、安徽2011至2012年度分别占到出口企业总数的10%、8%、6%。广播影视业中,北京最多,上海其次,浙江第三,2011至2012年度分别占总数的48%、32%、18%。四川在文化艺术出口企业方面拥有较大优势,2007至2008年度共有3家,2011至2012年度已有12家,主要集中在歌舞杂技、自贡灯展等方面。动漫科技类多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动漫企业发展迅猛。出口企业更加注重行业间融合,综合类企业2011至2012年度达164家,占出口企业总数的34%。而北京则具有整体优势,2011至2012年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科技类企业数量都位居榜首,且各类企业总数排名第一,共71家。

第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凸显多行业融合趋势。国家文化出口型项目的支持区域覆盖更广,2011年至2012年,安徽等6个地区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与企业变化基本保持一致。综合类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比例增加较为明显,2007年至2012年平均增长率2.3%。更多的地区通过促进产业融合来开拓海外市场,取得良好的效果。

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存在统计口径“扩张虚化”现象,文化产业链被人为割裂,民营文化企业实力亟待加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过低,地区结构不平衡,文化产业表象特征虽然连续两年提升,但文化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民众参与程度增长缓慢。

《报告》综合分析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认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统计口径“扩张虚化”现象。在多年CCIDI指数的测评中,北京始终处于第一梯队,《报告》认为,这除了北京市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身努力外,也有其统计口径偏宽的原因,这不仅使国家统计局颁布的统计标准丧失应有效力,也使地区间由于统计虚化而产生不公平竞争,更重要的是,模糊了文化产业本质的文化内容生产和服务的核心基础,从而容易引发统计上“泡沫经济”的投机行为。

其二,文化产业链被人为割裂。《报告》认为,目前,我国文化管理部门主要是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工信部及国家旅游局4个系统,各管一摊,这种不合理的管理格局与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办合一体制相结合,造成了文化领域内的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现象严重,文化市场零散分割,流通渠道不畅,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链条,将其对经济发展的升级效应、增长效应和对产业的关联效应、就业效应充分挖掘出来,将是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其三,民营文化企业实力亟待加强。2009年,3家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文化企业无一例外皆是造纸、印刷和文具业,属于文化用品的制造业,并不具备真正的文化产业特质。《报告》认为,民营文化企业发育不够成熟是由我国文化产业投资体制决定的,在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资结构中,国家投资居于主导地位,同时,政府对文化产业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目前,只有演艺业、广告业和文化娱乐业的市场准入条件相对较低,允许私人资本设立私营企业,而在出版、音像、传媒和影视业,私人资本只能有限进入。另外,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发育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很不通畅,也导致了民营文化企业发展不够强劲。根据文化部2010年对我国300家民营文化企业的专题调研结果,56.7%的企业融资困难,超过80%的企业主要依赖自身积累,融资方式极为单一。

其四,居民文化消费总量过低,地区结构不平衡。《报告》认为,消费能力有限是造成我国居民整体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水平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政府所占比例过高,而居民所占比例过低;再分配过程中对居民之间的收入状况调整的力度也不大,造成目前我国居民在整体收入水平较低的同时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制约了居民的消费需求。此外,重生产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轻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痼疾,居民不得不将储蓄作为自我保障的基本方式,从而抑制了原本就增长很缓慢的消费。

其五,文化产业表象特征虽然连续两年提升,但文化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民众参与程度增长缓慢。2006年至2011年间,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就业人员比仅增长0.18%,同期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增长了4.2%和3.5%。这与文化产业阶层的劳务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并不吻合,相对于文化产业对GDP贡献率3.5%左右的经济影响也有较大差距。

针对上述问题,《报告》建议,建立以度量文化内容为主营收入和资产收益率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文化企业评价标准。《报告》分析认为,盲目追求打造“文化航母”和“大集团”不适合中国文化企业的当前现状,当务之急是找出各文化行业、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针对目标和自身情况制定“分步走”战略,找到增长壮大的驱动因素。

此外,我国整体文化产业类数据统计来源较少,而且同一本年鉴的指标不连贯现象也比较普遍,距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已有10年,但目前国内仍无一个官方统计口径公布各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就业人员的数据,因此,应积极推进文化类统计年鉴统计指标的发布和科学化管理。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