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奥巴马政府近期评述:内政麻烦缠身 外交力图突破

 时间:2013-08-16 09:42:00 |  赵世人 | 字体:【 】| 阅读: 170

(原标题:内政麻烦缠身 外交力图突破)

奥巴马政府第二个任期已经过去5个多月了,在对外事务上似乎开局还好:继转向亚太政策再平衡后,稳住与欧洲传统盟友的关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历史性“加州庄园会晤”,稳定、发展了处理难度颇高的中美关系。新的外交安全团队已定,白宫有望重塑安全和对外政策主导权。克里国务卿5次赴中东,在巴以之间再度“穿梭”,力图为重启和谈进程注入新活力。6月下旬,奥巴马出访爱尔兰、德国并参加八国集团峰会,接着访问非洲塞内加尔、南非和坦桑尼亚三国。但白宫在国内事务上却接连受挫,窘迫不已。先是和国会无法就联邦预算达成一致,自动削减开支生效,政府运转不畅。接着发生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再次敲响了美国本土恐怖袭击依然存在的警钟。随后,奥巴马在华盛顿国防大学发表政策演讲,表示要对长达12年之久的反恐战争作出重大调整直至终结,本想借机赢得美国人民的认同与支持,最终却想不到引发了国内大辩论,共和党人和部分普通民众,甚至连媒体都质疑奥巴马反恐策略调整的时机、用意及其有效性。

5月23日,奥巴马发表演讲称,要对小布什时代发起、他的第一届政府持续进行且耗时甚久的反恐战争“盖棺定论”。奥巴马在演讲中承认,基地组织分崩离析,反恐战争虽已取胜,但美国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军费累计支出1万多亿美元、巨额财赤因此而生;将近7000名美国人付出了生命;反恐战的一些做法,造成了美国人民的“不便”,没有在国家安全利益和保护民众隐私(公民权)之间找到某种平衡,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法治精神,牺牲了美国人民奉为圭臬的自由等基本价值观。奥巴马得出结论说,任何战争都有结束之时,美国全球范围内的反恐战不能无限期打下去,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他将寻求国会修正乃至最终取消对政府军事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的授权。奥巴马称,现在应该对反恐战略和策略作出相应调整了。在讲话最后,奥巴马对政府在国外更多使用无人机打击恐怖分子进行了辩护,重申要关闭关塔那摩美军监狱的决心。

这篇政策讲话被美国媒体普遍解读为“重大转向”。究其基调,旨在缩小反恐战范畴,限定美国面临恐怖威胁敌人的范围。这是合时宜的认识,也是为时不算太晚的战略调整。“9?11”后美国发起的反恐战争,固然让阿富汗改头换面,伊拉克萨达姆人去楼空,本?拉登烟消云散,美国本土再未遭受过来自境外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但美国损兵折将,损失甚巨,失去了“黄金十年”的战略发展期,却是不争事实。奥巴马的讲话,表明美政府正视现实,痛定思痛,要对反恐领域实施政策大手术。照理说,美国人民应该对该战略调整予以认可并表示欢欣鼓舞才对。但事与愿违,奥巴马话音刚落,批评就来了。英国《金融时报》5月 26日援引共和党人的话报道说,奥巴马的讲话说明美国低估了伊斯兰激进势力恐怖威胁的风险,在打击基地组织反恐战上立场后退。美国资深参议员麦凯恩表示,美国和基地组织仍处在旷日持久的冲突中,那种认为基地组织正在逃跑和分崩离析的说法是不切实际的说辞,实际上基地组织在整个中东地区,在从马里到也门的广泛区域还在继续扩散、发展中。《华盛顿邮报》5月30日社论认为,奥巴马反恐政策讲话自身充满矛盾:奥表示要推动国会取消对白宫军事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行动授权,如此一来,根据宪法规定总统的相关权力将更不受限制,这如何谈得上透明、国会监督和行政部门负责制呢?奥巴马说全球范围内针对美国的恐怖威胁剧减,但同时又明确说,美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地区进行的包括使用无人机在内的战争仍将继续。这两者关系又如何自圆其说?

无独有偶,6月6日,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率先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有一个代号为“棱镜”(Prism)的秘密项目,直接接入美国主要互联网公司的中心服务器,挖掘数据以搜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都被指参与该项目。“9 11”事件后,美国法院秘密下令电讯公司向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提供美境内人士跨境通话记录。10日,出身于中情局、为国家安全局干过活的斯诺登现身香港,向媒体揭露了更多关于美国情报机构秘密监控电话和互联网的内幕消息。12日,《华盛顿邮报》详细披露了国家安全局内设的TAO行动处入侵中国内地和香港网络系统长达 15年的秘史。一时间,国际舆论哗然。路透社7日称,“美国政府收集民众通话记录的报道引燃了关于隐私和安全的辩论,政府是否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辩论急剧升级”。《纽约时报》发表社论表示,奥巴马政府和以往一样发出了它每次都会发出的陈词滥调,但这些保证是没有说服力的,从秘密授权获取美联社电话记录到秘密收集美国国内外民众的信息,奥巴马政府丧失了所有的可信度,尤其是他还曾许诺过透明和问责制。《华盛顿邮报》称,公众需要合理的解释,该项目为美国国家安全带来的收获是否值得侵犯个人隐私。《旧金山纪事报》表示,该行动“几乎没有法律监督”,“这位总统因为承诺消除13年前的袭击给美国人带来的恐慌走进白宫,却再次让民众失望”。美国报纸评论认为,奥巴马政府上述行径是“对权力的滥用”。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入禀法院,起诉国安局和美政府侵犯公民自由和隐私权。盟国纷纷就“棱镜门”事件是否涉及本国公民要求美国政府做出解释。美国政府瞬间成了舆论众矢之的,一时被弄得焦头烂额。奥巴马亲自出面说明,称秘密监控有助于国家安全,且获得国会和司法部门授权,系合法之举。政府官员和国会情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一干人等赶紧消毒,辩称有关做法系根据2001年国会通过的《爱国者法案》采取,仅调取通话和电子邮件姓名、时长等要素,不涉内容,旨在防范潜在恐怖分子。

显然,奥巴马的政策讲话以及“棱镜门”事件,在美国引发了一场关于国家安全与公民自由这个古老话题的新争论。一段时间里,美国社会将持续关注并深入探讨这一话题,奥氏政策讲话的初衷不仅难以实现,恐怕连相关承诺的兑现也要遥遥无期了。这是白宫政策智囊们事先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6月13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罗兹称,美情报部门评估认为,叙利亚政府去年曾多次对反对派小范围使用沙林毒气等化学武器,估计造成约100人至150人死亡。奥巴马总统未来数周将与国会就此进行讨论,美方和国际社会有法律、金融、外交及军事等应对手段,美已做好应对各种紧急事态准备。奥巴马已决定向叙反对派提供更多支持,包括向“最高军事委员会”提供与以往规模和范围不同的直接援助等。舆论认为,美政府已下决心向叙反对派提供武力支持。这是美对叙政策最新的重大调整。此前,奥巴马政府对叙化武问题和是否向反对派提供武器表态审慎。这番政策态度的改变,既预示叙利亚局势将进一步复杂化,也间接验证了奥巴马政府在内政施展不畅、问题重重之际,还是准备靠外交来转移国内视线以减轻压力了。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