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有真情才有群众的“待见”

 时间:2013-08-26 14:19:00 |  王广 | 字体:【 】| 阅读: 158

【核心提示】此前一段时期,在一部分宣传思想工作中,确实存在着满足于四平八稳的文风和毫无新意的说教等现象,仿佛其宣传的目的不是为了深入群众心灵,而是为了完成某个差事。以这样的情绪和态度,要赢得群众的“待见”,恐怕也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19—20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这一要求清晰明了,针对性强,找准了此前宣传思想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政治传统和重要政治优势。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在宣传报道中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吹进一股清新之风、实干之风。与此同时,时代条件还在不断变化,党和人民的期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不能坐以待时,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必须想在前面,冲在前面,吃准新的时代特点,不断创新宣传手法、报道方式,想方设法“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爱听爱看、产生共鸣”的关键是“爱”,也就是喜欢、喜爱、喜悦,北京话叫“待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这就要求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有爱,有真情,要带着真诚的情感去做工作。否则,自己都不信,怎么指望别人信?自己都不感动,怎么能感动别人?自己都没受到鼓舞,怎么能奢求让别人动起来?自己都拧着眉头皱着脸,怎么能让听众欢喜?因此,归根到底,要想群众“爱听爱看”,宣传思想工作者自身就得“动真情”。真情实感才是感染人的力量源泉。

不可否认,此前一段时期,在一部分宣传思想工作中,确实存在着满足于四平八稳的文风和毫无新意的说教等现象,仿佛其宣传的目的不是为了深入群众心灵,而是为了完成某个差事。以这样的情绪和态度,要赢得群众的“待见”,恐怕也难。本来,宣传思想工作,承担的就是宣传、教育、引导、动员、激励人们为共同事业而奋斗,比起基础设施建设等物质性的工作,前者更多是面对人的意识、面对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世界。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宣传思想工作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真情实感。当前那些“微博上的天使、导师、公知们”似乎很会利用这一点,他们的惑人之处,就在于其能及时“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并用一种看上去颇具人文关怀和理想主义的外衣把自己装扮起来。以人民为中心,服务、教育、引导群众的宣传思想工作,决不能轻忽了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我们的人民是质朴的、可爱的,他们能在第一时间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文章、谈话、聊天所具有的真挚情感,并对其中的道理产生强烈共鸣。

实质上,这一特点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点。马克思历来强调:“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马克思的著作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长久的影响力,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除了其强大的科学性外,也在于其文字中迸发出的激情具有让人热血沸腾的感染力。今天,当我们阅读马克思的《摩泽尔记者的辩护》、《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等重要报道,以及《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伟大著作的时候,除了服膺于其深刻的思想外,不也仍然为那些如火的激情所感染吗?马克思主义的这一伟大传统,在今天仍然值得认真总结,发扬光大。

总之,当前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就必须将自身的真挚情感融入其中,化盐于水,以情动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