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中国梦”的提出是一次实干兴邦、为民务实的总动员,是一次上下呼应、内外齐心的大实践;“中国梦”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它超越了西方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梦想标榜,寄托着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集体记忆,昭示着中华民族崇高的集体理想。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核心的“中国梦”不仅顺应中国大势,回应人民期待,也紧跟世界潮流,呼应世界期许。中国梦是和平的梦、发展的梦、合作的梦、共赢的梦,“中国梦”与世界共生共长,共存共荣,互相释放正能量。
“中国梦”的世界背景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研判中国与世界关联互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就国外大局来看,国际主题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一直是时代发展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国际力量上,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新兴力量崛起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上,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关系日益成型;国际问题上,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在此背景下,传达中华民族“怕动荡、盼和平、谋发展”的世界心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自然成为“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两会”后,国家新一届领导人密集出访,传播中国形象、阐述中国梦想,开启了“中国梦”的世界之旅。履新3个月,习近平、李克强、俞正声、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走出国门,出访亚、非、欧、拉美、北美5洲18国,阐述“中国梦”与世界共生共长、共存共荣关系。同时,利用博鳌亚洲论坛、第四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成都财富论坛等国际场合以及外宾来访,中国领导人继续传递着“中国梦”的世界接力。
作为“中国梦”的创始者、圆梦的导航者,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梦想的世界之旅。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演讲中,他第一次在国际场合全面阐述“中国梦”;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发表的《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演讲中,他提出了“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的概念;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他全面阐述“中国梦”与亚洲的关系;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的《促进共同发展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中,他深刻指出“中拉关系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包容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后的记者会上,他高度阐述了“中国梦”与“美国梦”、“世界梦”相融相通、和谐统一的关系。
纵观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履新后3个月的出访,行程如此密集,规格如此之高,传递“中国梦”的步调如此一致,实属罕见。“中国梦”的世界之旅已经开启,并继续在路上,这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自觉和坚定自信。
“中国梦”的世界精神
从新中国诞生之日起,中国领导人就积极向世界承诺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部条件进行了慎重把脉和科学研判,“中国梦”的提出对各国际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始终坚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的愿望和要求更加强烈,“中国梦”国际实践的本身也在积极弘扬着以此为核心的世界精神。平等互信,就是要共享尊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各国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包容互鉴,就是要共享自由,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合作共赢,就是要共享发展成果,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公平正义,就是要共享安全保障,各国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一切形式的武力威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国际问题和挑战,共同致力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梦”所蕴含的以“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公平正义”为核心的世界精神与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是和谐统一的,二者分别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外、内因素,相互支持、互为补充。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世界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世界精神的充分弘扬为中华民族凝聚中国力量,鼓足中国精神,沿着中国道路最终走向伟大复兴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是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中国梦”的世界实践
“中国梦”是世界和平梦。中华民族一直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国际公认“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侵略性的国家,几乎没有过侵略的历史”“中国文化崇尚和谐与和平,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给世界带来了中国文化,这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未来世界的健康发展也非常有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和平的旗帜,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提出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和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结束了战争、实现了独立,并持续维护了一个拥有56个民族、全球1/5人口的国家的长期和平稳定。作为联合常任理事国之一,作为负责人的大国,中国始终秉承公道、申张正义,始终维护国际法及世界和平公约,主张和平解决一切国际争端,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分歧,成为维护世界和平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中国已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累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军事人员、警察和民事官员2万余人次。
“中国梦”是世界发展梦。 “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世界机遇和中国机遇的双向转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实践证明,中国一直是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中国用连续30多年年均近10%的GDP增长,使4亿人摆脱了绝对贫困,对全球减贫事业贡献率超过70%。近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稳定器”。中国积极开展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援助,支持他国共享发展机遇,中国正致力于打造“经济升级版”,今后5年,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中国发展的世界效用也得到国际的高度评价,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中国发展模式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意大利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模式已经战胜了西方体系”;“历史终结者”理论的始作俑者福山也主动修正说“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思想宝库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
“中国梦”是世界合作梦。在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前提下,中国超越《大棋局》战略构想,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合作。中国积极拓宽合作领域,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与发达国家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先后出访俄罗斯、印度、欧洲、美国,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众多共识。中国继续致力于维护睦邻、友邻、富邻、安邻的周边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当前,中国同周边国家贸易额已达1.3万亿美元,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中国持续深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更加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参与全球治理,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正大力开展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努力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
“中国梦”是世界共赢梦。中国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开放包容的国际眼光,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切实用好国内国外两个机遇,通过与各国深化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在莫斯科,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人类实现和平和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合作共赢。在印度,李克强总理表示,“没有中印的携手合作与共同发展,就没有亚洲之强,世界之大”。在美国,习近平总书记坚信中美双方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中国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在坦桑尼亚,习近平总书记用一个“实”字,高度阐述了中非合作共赢的积极内涵;在南非德班,他表示中国将继续同金砖国家加强合作;在博鳌,他表示中国将积极推动亚洲和世界范围的地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墨西哥,他表示,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发展,努力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中国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国积极承担应有责任,履行国际义务,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金融危机、资源短缺、气候变化、核安全、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