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了户外记者会,并且对三天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视察洪灾工作发表了看法,与此同时,对于记者提问美国指控叙利亚当局对孩童使用化学武器做出答复。
普京认为,美国指控叙利亚当局在此事件中使用化学武器是“睁眼说瞎话”。普京也表示,对于英法等美国盟友反对美国出兵叙利亚也感到意外,因为过去鲜少北约组织内部对于美国单边行动有不同的立场。此时,美国似乎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国际孤立。
美国再平衡政策受阻
自从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之后,其亚洲再平衡政策曾一度被中国视为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中美关系在习近平就任之前关系几乎陷入了冲突的边缘。今年的6月7日,习近平与奥巴马在南加州阳光庄园会晤之后,中美两国在各自领导人确认执政之后的双边紧张关系正式得到了缓和。朝核危机也因为关乎着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中国在东海区域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使得美国需要对北韩核武试射危机做出某种程度的让步,尤其是俄罗斯与中国对于美国企图在日本、韩国等盟国部署导弹系统的举措受到阻碍。
美国国家安全首席朝鲜问题顾问维克托.查,去年两度造访平壤,主要是确认韩国总统选举不会受到金正恩军事挑衅的影响,等到韩国总统朴槿惠当选总统之后,维克托.查认为中日韩三国应该合作来促使两韩签署和平协议,这样一来,以美日韩三国解决朝鲜问题变成了中日韩三国模式,这也意味著中美两国在朝鲜问题上可以是合作的。维克托.查与韩国关系一向良好,也是朝鲜高层少数信任的美国官员之一,事实上,维克托·查在缓和朝核危机以及在此危机中的中美两国互信上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
奥巴马上任之后,首先要面对来自共和党在国会和军方的压力,必须在裁减军费以及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上与军方协调。显然,奥巴马需要对军方做出适度的让步。在俄罗斯和中国坚决反对美国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以及维克托.查亦不愿意看到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的影响之下,奥巴马把来自军方的压力似乎转到了叙利亚身上。
东亚危机有中俄两大强权国家与美国相互抗衡,但是对于叙利亚而言,伊朗是否能扮演这样的角色也取决于中俄两国领导人的态度,尤其是中国的态度,因为俄罗斯在中亚和伊朗的利益主要是在于:属于独联体的中亚国家与伊朗之间的关系紧密,俄罗斯要稳定在独联体的领袖地位,其意义和美国要维持在其盟国中的地位,两者的思路是一样的。那么,面对叙利亚的问题,将会变成是美俄两国领导人——奥巴马和普京确认盟国地位的一场领导人地位之争。
《俄罗斯全球事务》期刊的总编辑费德尔·卢基扬诺夫,8月23日在该刊网站上发表评论,他认为,美国即将对叙利亚出兵,是为了维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强权国家以及其军事联盟领袖的传统地位。莫斯科当局应该没有人会同意大马士革郊区孩童的死亡惨剧,会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下令使用化学武器有关;相反地,反对派将因为这场悲剧以及西方国家对于叙利亚当局的指控而获益。
中国与伊朗态度成为焦点
他并且认为,现在美俄关系因为斯诺登进入俄罗斯以及其他议题而陷入低潮,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很难获得俄罗斯的支持,况且自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普遍的舆论认为,美国凭借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可以单边对任何一个国家地区采取军事打击的行动,这样一来,总有一天美国要打到俄罗斯的家门口来。
20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将于9月5日至6在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举行。圣彼得堡是现任总统普京的故乡,也是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改革西化的欧洲窗口。今年的G20峰会可能将会因为俄罗斯不赞同美国对叙利亚出兵,而使峰会蒙上紧张的阴影。
随后,在9月中旬,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家领导人也会在比什凯克会晤,普京和习近平也将和伊朗新任总统哈桑.鲁哈尼见面。由于过去伊朗在艾哈迈迪.内贾德执政期间,受到美国经济的制裁,导致伊朗因为对外能源出口量减半而经济陷入危机,所以,为了伊朗的经济复苏,鲁哈尼曾表示就任之后希望改善与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关系。
那么,未来伊朗会在俄罗斯与美国对于叙利亚不同论调之间采取何种的态度,也就相当的重要,伊朗目前是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国家,伊朗的态度也将反应俄罗斯在中亚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中地位的重要性程度。为此,中国对于叙利亚的立场也将决定中俄关系的发展。俄罗斯近年来对于来自中国的投资都感到谨慎小心,这使得中俄的贸易量主要还是依靠中国对于俄罗斯能源和武器的购买,这层关系似乎在今年3月习近平访俄之后得到了近一步的确认,中国分别与美国和俄罗斯关系改善之后,这样一来,美俄领导人争夺区域盟主的态势则逐渐加强了。
作者是台湾元智大学助理教授
台湾大学兼任研究员
面对叙利亚的问题,将会变成是美俄两国领导人——奥巴马和普京确认盟国地位的一场领导人地位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