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走出去”:中国资本如何做强?

 时间:2013-09-13 10:03:00 |  闫岩 | 字体:【 】| 阅读: 146

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了878亿美元的历史纪录,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如何将中国资本做大做强,让投资更有效率?投资结构应怎样调整?投洽会上,与会者建言献策。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下称《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87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能源类投资占比高

统计显示,中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共计135.4亿美元。2012年与能源资源相关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及“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也都超过了10亿美元。

在澳大利亚投资矿业多年的澳中财富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敏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在海外投资能源类项目,民营企业实际上有更大的优势。澳大利亚是一个完全私有化的国家,政府原则上不会反对任何投资,除非涉及到所谓的国家利益。中国的民营企业在这一点上有天然的优势。”她希望把这个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中国民营企业。

应注重技术升级

制造业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中国制造”的优势延展到全世界,是投洽会上的一个热点。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认为:“应巩固和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比如纺织、服装、家电、食品加工等制造业都是我们的强项,也是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

此外,应注重制造业投资的技术升级。“制造业对外投资要重视引入先进技术,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可以去并购国外的研发机构,设立研发中心,通过在境外产品的开发来带动国内的产品升级。可以把先进的生产力通过向外转移化解国内产能过剩。”李毅中说。

专业问题借助专业机构

“近年来,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与当地政府和居民间确实产生了一些矛盾。”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副会长王燕国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企业要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要有更多的环境保护的承诺。”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亚太事务副总裁王迅建议:“中国企业在出海的过程中,要善于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更好地规避风险,力争每一步都走稳走实。”

此外,中国资本还应注意自身的宣传,在当地塑造良好形象。“应学会利用公共媒体告诉公众企业为当地经济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商务部合作司商务参赞周振成说。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