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德国社民党在电视辩论之后支持率继续上升,联盟党略微下降。当地时间9月11日,德国著名的福萨(Forsa)调查公布了一份最新的民调结果。数据显示,社民党支持率继续上升2个百分点,达25%,联盟党则跌破40%的支持率,剩39%。自民党获得6%的民意支持,刚过5%的门槛。绿党则跌破两位数至9%,这是该党2009年以来最低的支持率。
经过上周末德国两位总理候选人默克尔和施泰因布吕克的唯一一场电视辩论,德国大选的形势没有变得更加明朗,目前执政的黑黄联盟仍领先于在野的红绿联盟。但选民通过这次电视辩论了解到了两位候选人在政治理念和主要政治议题中的不同立场,清楚地展现了各自代表党派的政策和观点。
电视辩论施泰因布吕克占优
这场电视辩论本身,施泰因布吕克更占优势。电视辩论结束后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施泰因布吕克的支持率增加2个百分点上升至23%,而默克尔的支持率下跌1个百分点至55%。
施泰因布吕克主要针对欧债危机处理、最低工资、社会公平、富人税等问题向默克尔政府发难。他指出默克尔在欧债危机处理中过于苛刻,只顾要求危机国家整顿财务,而不同时施以经济增长计划,从而让欧债危机不断恶化,错失救助的机会。在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监听德国公民网络问题上,施泰因布吕克也指责默克尔采取等待的不作为处理方式,默克尔对此的回应则显得含糊。
默克尔在辩论中指出,自己执政期间德国经济平稳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在一些社会福利、社会老龄化等问题上虽然还存在不足,但也都采取了措施,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并还将继续改进。
默克尔的沉稳颇得人心
总体来说,施泰因布吕克批评默克尔政府是一届没有明确政治理念、政治纲领的政府。而他的批评也的确可以得到印证。默克尔政府在处理问题时的确显示出一定的观望态度,总是希望等形势发展明朗后再采取措施。在本次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以美国为首发表的一份谴责叙利亚声明中,默克尔先表示不会在声明上签字,当其他欧洲国家纷纷签字之后,默克尔又补签了这份声明。
然而默克尔的这种观望和沉稳,对保守的德国人来说未必是不可接受的。加上她的强势和亲和力,这些个人魅力导致默克尔在选民中具有绝对的人气。此外,默克尔执政期间德国经济逆欧债危机增长,也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德国社会的声音
在默克尔主政期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公平的损害。
德国工会联合会(DGB)近期在德国柏林、汉诺威、法兰克福等多个城市发起了示威游行活动,两万多人走向街头,要求实现政策转变。虽然工会表明,这一抗议游行活动在党派倾向上保持中立,但其提出的全覆盖最低工资、拒绝贫困、抗议房租过快上涨等要求,明显更符合社民党、绿党、左翼党等党派提出的政治主张。
一方代表德国目前中下层社会要求更多社会公平正义的心声,要求政府为民众提供更多保障;另一方则代表了德国经济稳健发展,并有默克尔个人魅力作保障。到底哪些因素会在选举中发挥绝对性作用?德国民众会倾向站在哪一边?抑或是德国民众会把两个大党联盟党(Union)和社民党(SPD)推到一起,再次组建大联盟政府?答案将在德国时间9月22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