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97岁的前奥斯维辛集中营守卫将被起诉,学者认为不断自我反省侵略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核心提示】德国真诚的反思给其带来的是国际社会的原谅和接纳。相比之下,日本对待二战历史罪行的态度截然不同,不仅不正视历史,还对其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轻描淡写,甚至任意篡改、百般推脱,忽略或否认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这种做法只会换来其他国家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据德国《明镜周刊》9月4日报道,德国联邦纳粹罪行调查办公室将以谋杀从犯的罪名起诉30名二战时期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守卫,其中最年长被告已97岁。对此,相关学者表示,二战过后,多数德国人心怀愧疚,德国人对二战罪犯的起诉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
违反人道主义的罪行应被永久性追究
对于此次德国官方起诉纳粹老兵事件,各国学者从不同层面进行了解读。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欧洲中世纪文学专家托马斯·伦德尔(Thomas Rendall)对记者表示,战争罪行或违反人道主义的罪行应被永久性追究,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景德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二战后德国对纳粹的审判有许多疏漏。2011年,慕尼黑的州法院以“协助屠杀罪”判处了纳粹索比伯(Sobibor)集中营前守卫、90岁的乌克兰人德姆扬尤克(John Demjanjuk)5年有期徒刑。此次判决不是以被告人确切的个人犯罪证据为依据,而是提出了新的论证思路,即集中营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纳粹屠杀机器的组成部分,可以因“协助屠杀罪”而被起诉。这次判决为纳粹分子罪行追究提供了案例。
此次对30名前奥斯维辛集中营守卫起诉程序的启动说明,德国司法部门对纳粹罪行的追究越来越严格。德国历史学家、埃森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约昂·吕森(J?觟rn Rüsen)评价说,此次起诉具有一定象征意义。这不是“自我起诉”或“自我责备”,称其为“自我净化”更为合适,这是德国对自己民主文化根基的“自我反省”、“自我夯实”。此举表明,德国勇于承认曾以国家名义犯下的罪行,勇于承担代际责任。
纳粹时期的恶行虽已成为历史,但这是以德意志民族的名义犯下的罪行,一代又一代德国人都应当为这种罪行担负起应有的社会历史责任。吕森认为,对德国来说这既是责任,也是机会,可以帮助德国卸下过去的历史负担,积极开创美好未来。
史学研究成果使德国认清历史真相
作为二战的始作俑者、曾给无数国家带来惨痛回忆的侵略国,德国一直正视历史,不断对二战进行深刻反思。
德国对二战的反思经历了不同阶段。美国维思里安大学德国现代历史学教授埃里克·格瑞莫-索罗姆(Erik Grimmer-Solem)认为,20世纪50年代,德国政府起诉纳粹嫌疑犯的意愿不够强烈,有许多罪大恶极的嫌疑犯因纽伦堡审判中的失误和证词漏洞获得法定豁免权,逃脱了法律制裁。
1963年,奥斯维辛审判在法兰克福开庭,这是战后德国追究纳粹罪行的一个里程碑。奥斯维辛审判揭露了德国在二战中的罪恶事实,引发了年轻人的大规模抗议游行。1968年,女记者克拉斯菲尔德当众给原纳粹党员、当时的西德总理基辛格一记耳光。她认为,原纳粹党员能当上联邦总理实为国家耻辱。此时的反思更多的是表达对德国黑暗过去的愤怒和耻辱。
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德国开始全面反省其战争罪行。到了八九十年代,大范围、全民性的反省意识逐渐形成。索罗姆介绍称,这一时期,德国大众及政治家对其历史罪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德国大量史学研究的成果,因为这使德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历史真相。德国反思纳粹罪行的深入,也是德国社会代际变迁、进步的结果。
民众情绪影响政府态度,而政府的忏悔又深化了民间的大规模反思。从“华沙之跪”——1970年德国总理威利·勃兰特跪在华沙犹太人墓前代表自己的民族对所犯下的罪行进行深深忏悔,到严禁纳粹宣传——1994年通过的《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再到其他各种打击新纳粹主义、种族主义及其他极右势力措施的出台,德国政府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二战的深刻忏悔与歉意。
景德祥表示,德国政府对纳粹历史的反思行为是真诚的、多方面的和系统性的。首先,向受到迫害的犹太人以及受到侵略的邻国作出真正的道歉与赔偿。其次,颁布相关法律,追究前纳粹分子的历史罪责,严厉禁止宣传纳粹主义。再次,推进对纳粹历史的专业研究,重视青少年教育,将纳粹历史罪行作为中小学历史教育的重点,组织学生前往“纳粹集中营”参观等。最后,在公共文化领域建设反思纳粹历史的教育场所。
政府的态度和实际行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间的进一步反思。索罗姆表示,与以前的耻辱感和愤怒之情不同,现在二战留在德国人心中的是深深的愧疚,很多人希望与纳粹的罪恶历史和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做一个了断。
吕森分析称,德国官方起诉前奥斯维辛集中营守卫的行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德国法律的公正性和文化包容性。吕森认为,对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家来说,其历史文化认同不仅应包含历史正面,也应包含历史负面。德国用反思的方式尽量消除历史负面所带来的影响,对纳粹时期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成了当今德国文化民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政府的做法赢得世界尊敬
对历史的了解与探究深刻地影响着现实。德国对战争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忏悔态度不仅让德国社会与纳粹彻底划清界限,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美国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下属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Holocaust Studies)客座研究员、德国学者麦克·布伦纳(Michael Brenner)举例称,相比其他欧洲国家,二战后德国犹太人的活动比较低迷,因为老一辈犹太人仍然对纳粹时期的种族灭绝和屠杀行为心有余悸。随着德国政府严肃地反思二战、改善与邻国关系,以及欧洲一体化的推进,德国的犹太人渐渐走出阴影,各类社团也开始恢复生机,并开始参与到各种事务中来。
景德祥表示,德国的行动对于改善德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十分有益。勃兰特的“华沙之跪”让德国赢得了世界的信任。德国能够在1990年顺利实现东西德统一,与这种因真诚的反思与忏悔而获得的广泛信任分不开。
吕森表示,政治、文化和历史三者密不可分,对历史的研究和反思同样会影响到政治。所有国家都应当把对历史正负面的双重思考纳入到自己的历史形象塑造当中。意识到自己国家的历史阴影,并加以反思、克服,才能赢得其他国家的尊重,这对于促进该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昔日敌国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德国真诚的反思给其带来的是国际社会的原谅和接纳。相比之下,日本对待二战历史罪行的态度截然不同,不仅不正视历史,还对其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轻描淡写,甚至任意篡改、百般推脱,忽略或否认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这种做法只会换来其他国家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索罗姆认为,德国起诉并控告纳粹嫌疑犯的行动对其他国家具有宝贵借鉴意义,尤其是同为二战侵略国的日本。日本应当在承认历史罪行方面做更多努力,以此为历史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