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改革深深融入李克强的血液和灵魂

 时间:2013-09-22 14:40:00 |  唐任伍 | 字体:【 】| 阅读: 165

李克强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导人,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变革,亲眼看到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民的现代化蓝图。因此,改革作为一种现代价值观念,深深地融入了他的血液和灵魂中,使他对改革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李克强多次强调,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克强经济学”的核心是改革。

自从2013年8月9日巴克莱资本(BarclaysCapital)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创造了一个新“克强经济学”这个新概念以来,“克强经济学”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尽管“克强经济学”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其雏形初现,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否定。“克强经济学”的核心是“改革”,基础是“按经济规律办事”,前提是“尊重法制”。李克强认为,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和开放,必须坚持市场化道路,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应该说,“克强经济学”给企业的发展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

首先,“克强经济学”的前提是“尊重法制”,为企业依法经营提供法制保障。李克强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道路曲折。

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并明确提出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李克强履职总理后的第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就庄严承诺忠实于宪法,忠实于人民。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就提出“建设法治政府、各项工作都要依法行政”的要求。这些承诺、要求和规定,彰显了新一届政府崇尚法治、带头遵法守法的决心和理念。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政府履行职能必须依靠法治。作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政府依法履责,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市场监管,依法规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企业营造出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同时企业也要依法经营,遵法守法,增强社会责任。

对于那些经营不讲诚信、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有效制止,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造成大的危害的企业经营行为要继续重点监管,比如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严格监管,严厉打击,依法重典治乱,让犯罪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还有环保问题,不仅是重大发展问题,也是重大民生问题,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不但重事前审批,更要重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全过程监管。

其次,以改革释放企业活力。李克强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导人,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变革,亲眼看到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民的现代化蓝图。因此,改革作为一种现代价值观念,深深地融入了他的血液和灵魂中,使他对改革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作为新一届政府总理,在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全球化红利在减退,新一轮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社会利益更加多元化,经济转型的任务繁重的背景下,李克强深切地知道,中国要继续保持发展,要实现“小康”的目标,只有靠改革,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

李克强多次强调,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克强经济学”的核心是改革。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革,包括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税收体制等,其中金融体制改革是重要内容。

李克强反复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汇率的市场化,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放宽市场准入,要让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使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得以培育,使中国的金融系统既有生态的大循环,也有小循环,既有大银行,也有小银行,乃至有村镇银行。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增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性,并且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储蓄、投资者对未来都有稳定的、可预期的回报,这样就可以更全面、有效地支持各类企业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些内容有望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的试验中得以体现。

再次,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改革才能成功。“克强经济学”的基础是按经济规律办事。李克强认为,只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改革才能取得成功。长期以来,不尊重经济规律,靠拍脑袋决策,造成很多失误,交了很多学费,这些教训是惨重的。

早在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时,李克强就提出了“克强指数” (Li Keqiang Index),即通过“工业用电量新增”、“铁路货运量新增”和“银行中长期贷款新增” 三种经济指标,来研判经济发展状况,2010年被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推出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

这一指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的增长方式的颠覆。担任总理后,李克强在不同场合举行座谈会、召开会议,研判经济形势。针对中国经济正在放缓,外贸、固定投资增速都在下滑的明显迹象,新一届政府并没有释放较大的经济政策调整信号,没有出台政府直接投资的刺激政策,还是按照经济规律,依靠市场机制。

在银行开始闹“钱荒”,有人希望中央银行进一步放松银根“救市”时,李克强反复强调“盘活存量资金”,“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推出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推动民间资本进入等八项金融新政,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并没有让央行施以援手,拒不“放水”,打破了市场关于央行“放水”的惯性期待,也不收紧银根,以金融之手,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这正是李克强按照经济规律,以金融之手,通过市场的调节让资金流向最该去的地方,恢复经济结构平衡,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目标,力保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此举令金融界普遍认为,“克强经济学”的金融新政和货币思路已初现端倪。当经济出现暂时的下滑时,不人为的出台刺激措施,而是采取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的方法,以短痛换取长期的增长。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李克强也始终注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认为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推高虽然也是一种办法,但是权衡利弊,这样无助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因此,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李克强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坚持不扩大赤字,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压缩行政开支,加快支出进度,尤其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结构调整和保障民生的支持,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优惠。通过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方法,进行结构性改革,实现软着陆、避免增长的硬着陆,保持经济7.5%的中速增长,保证了经济的平稳运行。

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是经济学上的一个两难选择。面对中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过量消耗资源、造成环境持续恶化的现状,李克强深知“先发展、后治理”的严重性,上任以后,李克强多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将大气污染治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多管齐下,科学施策,确保防治工作早见成效。

最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李克强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改革就要涉及到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减轻改革阻力,必须在搞活存量的基础上,要善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调整改变预期利益,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所有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利益。这是改革的策略选择问题,在保障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正确的前提下,选择代价较小、阻碍较小、矛盾较小的路径,有利于降低改革的成本,防止改革过程中大起大落。

扩大开放是“克强经济学”在利益增量上推进改革、升级中国经济的强大政策工具。李克强反复强调,中国的发展要依靠改革,也离不开开放,中国正在不断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子。

中国成功地和瑞士、冰岛两个欧洲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最近又与东盟领导人商议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并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重点在投资准入、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方面探索经验。

中国一如既往地鼓励外国公司来华投资兴业,并采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李克强认为,未来五年中国进口将达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会超过4亿人次,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同时,中国政府鼓励中国有信誉、有实力的企业到外国,获取开放红利。

改革、开放,按经济规律办事,“克强经济学”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中国经济呈现出了健康的发展势头,不仅向世界传递了信心,也给企业传递了一个稳定的市场预期和新的发展机遇的信息。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