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肖本开:人的本质是破解中国改革的一大法宝

 时间:2013-09-23 13:35:00 |  肖本开 | 字体:【 】| 阅读: 136

人的本质成为破解中国改革的一大法宝是改革与人的本质的内在联系决定的。中国改革开辟了解放人的本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以人的本质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保障人的本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把经济社会转入以人为本的轨道实现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转变为建设和发展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为实现真正人的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把人的本质作为破解中国改革的一大法宝则能够发现:中国改革是一条解放人的链接,通过人的本质一环紧扣一环,通向真正人的共产主义。

破解中国改革,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的本质的三种职能的运动规律形成科学体系,因而能够成为无产阶级解放人的本质的思想武器有所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人的本质这个根本上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并对马克思主义三个学科研究对象都实现了创新,因而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创新要有所了解;第二对社会的产生、阶级的产生和社会发展目标与人的本质的内在联系要有所了解;第三对中国改革的破解不是把需要改革的原因同苏联改革的原因进行比较,而是看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具有自我完善的基础、人民是否具有对社会主义实现创造的政治意识和共产党是否具有通过改革解放人的本质的理论条件。

一、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灵魂

人的本质是马克思的思想灵魂。因而当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则提出是人的本质劳动力创造了价值、劳动力还创造了剩余价值;当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自我确证的本质,马克思则把人的本质界定为“在社会、世界和自然界生活的有眼睛、耳朵等等的人的和自然的主体”(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页);当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哥达纲领》中提出“劳动的解放”,马克思立即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提出应该解放的是人的本质劳动力。马克思如此钟爱人的本质,是与马克思经历了无产阶级解放人的本质的政治斗争密不可分,人的本质浸透了马克思的政治灵魂。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阶级登上改变生产资料奴役人的本质劳动力关系的政治舞台,正是这种政治斗争深刻作用马克思博士的历史观,马克思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不仅发现思维是人的本质表现,而且发现生产同样可以体现人的本质、人的社会本质。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出生产的主体劳动力也就是人的本质。也就是人体内每当生产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或劳动能力。马克思不仅定义了人的本质概念,而且形成了人的本质观念。

马克思通过揭示人的本质的思维、生产和解放三大职能的运动规律,也就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并成为无产阶级解放人的本质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发动改革,正是在人的本质这个根本上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改变了生产资料奴役人的本质劳动力的关系。中国改革继续解放人的本质主体,人的本质与无产阶级形成哲学的社会主体系统,人的本质的思维职能与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认识形成哲学研究的对象系统;人的本质劳动力与生产的物质资料形成的社会物质系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系统;人的本质与国家体制机制形成的社会开放系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的对象系统。中国改革也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于三个学科的研究对象都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创新。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人的本质的思想武器;人的本质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解放人的本质的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人的本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不仅使人类社会建立在物质基础上而且具有了活的灵魂和发展的物质动力。马克思曾这样提出过:“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手稿》第79页)。这里的“本质”就是指人的本质。自然进化的最终结果就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产生古猿的群体组织也就转变成了人的本质劳动力的组织即人类社会。人的本质也就是自然界与社会实现了的根本联系。有了人的本质也就实现了自然史与社会史的统一,由于人的本质是物质结构,马克思也就可以说:“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手稿》第126页)。

人的本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在人类初期,人虽然不能制造石器工具,但依靠人的本质劳动力,进行采摘果实和用石头击毙野兽等等有益劳动;人的本质体力劳动促进脑力劳动水平的提高,终于能够制造石器工具、铜制工具、铁制工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人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也就被发现,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去支配他人的本质劳动力成为可能,建立起生产资料奴役劳动力的关系,社会也就逐渐由原始共产主义过渡到了奴隶制社会。不管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还是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都不改变生产资料奴役人的本质劳动力的关系,改变的只是奴役形式。但是,正是为了改变生产资料奴役人的本质劳动力关系的政治斗争,推动社会由一种经济形态发展为另一种经济形态。人的本质是在奴役状态下创造着人类辉煌。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剥夺了剥夺者占有的生产资料,改变了生产资料奴役人的本质劳动力的关系,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人民共和国。国家代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国有国营的集中体制。国家既要重整经济秩序,又要还击刚遭受失败的阶级敌人的联合反抗,集中体制不无与阶级敌人所逼有关。但集中体制又不利于调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是由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与人的本质劳动力关系的意识决定的。当社会意识到生产资料与人的本质劳动力的关系不符合劳动者的意识水平时,经济体制改革或迟或早终会发生。通过解放人的本质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

三、人的本质是破解中国改革的一大法宝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源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于不一致的经济基础。无产阶级革命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是大多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在列宁那里,是一、二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先取得胜利;在毛泽东那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最终也可以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差太大,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调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也就成了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大难题。

在中国农村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民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开来,使生产资料与人的本质劳动力的关系调整到了更加符合劳动者对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关系的意识水平,为中国改革的起步开了个好头。中国共产党很快就把农村改革推广到了城市、推广到了工业企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发生政治动乱、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邓小平指出:我坚信,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依靠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中国改革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转化为人的本质的运动规律,解放人的本质主体。改革不仅解放作为生产力主体的人的本质,而且解放作为哲学主体的人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本质的社会主体地位,把经济社会转入以人为本的轨道,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西方有媒体或个人把中国某个领导人同戈尔巴乔夫相比。客观地说,就改革的理由而言苏联的改革理由比中国改革的理由要充分得多。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外哲学界就抨击苏联哲学已经把人抽象化,应让人居于哲学的中心地位;改革时戈尔巴乔夫也提出:在苏联,生产资料好像已经成了无主的、无偿的东西。不管是意识形态领域还是经济领域,人在苏联都已经失去了主体地位。如果西方有人在2012年的中国看到了1988年的苏联,那正是苏联需要通过改革解放人、实现人的社会主体地位。1988年前后,苏联科学院院长费多谢耶夫还在《共产党人》杂志上这样呼喊:“今天,对人、活跃人的因素的问题的研究是涉及一切科学机关的极其重要的总方向。”这在2012年中国成为了社会现实,中国共产党把以人为本作为原则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改革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人是以人的本质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和哲学主体存在于社会,社会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人的本质的职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实现人的本质的社会主体地位,从而使人的本质获得解放。中国改革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是人民的创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动力都是源于人的本质 ,其根本途径只能是通过改革解放人的本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解放人的本质劳动力的根本方向,真正起的作用只能是加速苏联共产党执政基础的瓦解,这正是西方所企盼的结果,因而欧美也就把戈尔巴乔夫当做英雄。而中国改革则是一条解放人的链接,通过人的本质一环紧扣一环,直通真正人的共产主义。

我们的改革始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就是解决生产关系中人的本质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关系问题,发展生产力则是解决人的本质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自然关系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就是人发展的两个方面。因而到了江泽民同志就号召全党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发展生产力的所有制实现形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加强,也增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也就能够又及时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本质作为生产力主体和作为哲学主体都获得了解放,从而也增强人的本质的社会主体地位,党中央又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还特别强调切实把经济社会真正转入以人为本的轨道,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既把人的本质作为创造社会价值的真正主体,又把人的本质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本质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成为人的本质发展的充分条件,这就需要进一步促进社会与人的高度统一。正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中心工作,而且还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逐渐把以人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核心,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最终结果就是社会成为真正人类的社会,人成为真正的人即实现人的哲学的存在。

破解中国改革还有一点需要说及的,就是“要让中国的年轻人接受毛泽东思想的教导。”毛泽东思想同列宁主义一样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在中国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了胜利,推翻了“帝、封、官”延续了几千年的反动统治,改变了生产资料奴役人的本质劳动力的关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也为中国改革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就是把握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制定了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后,才发动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改革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不同点就在于:在改变了生产资料奴役人的本质劳动力的关系之后,继续在解放作为生产力主体人的本质的基础上,解放作为哲学主体的人的本质。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把人的本质劳动力从生产资料的奴役关系中解放出来是政治斗争,在今天解放人的本质劳动力主体就是今天的政治改革。今天的政治改革是昨天政治斗争的继续和发展,而不是对立或对抗。西方媒体认为我们的领导人“要让中国的年轻人接受毛泽东思想的教导”是无意政治改革的根据,那他们无视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在解放人的本质这个根本上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也就根本不可能破解中国改革。我真诚地告诉外国朋友:人的本质是破解中国改革的一大法宝。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